[实用新型]集真空污水收集和SBR污水处理于一体的节能治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4773.2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8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邓永峰;唐德洲;王云红;宋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拓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0 | 代理人: | 叶绿林,杨大庆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黄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污水 收集 sbr 污水处理 一体 节能 治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真空污水收集和SBR污水处理于一体的节能治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村镇住户之间位置相对分散,特别是在农村地形变化较大、河流多的情况下,如依靠传统的重力管道收集方式,管道敷设难度较大,管道实施较困难,有的根本无法实施,导致很多数村庄的污水只能采取的随意排放方式,污水直接排入周边河道水沟,对周围环境卫生和地表景观造成较大影响。此外,农村污水量小,污水输送管道长,管道内污水在旱流时流速小,管道易堵塞且渗漏严重,旱天污水大多直接渗入地下,收集不到污水,而在雨天时由于雨水渗入,污水溢流严重,农村河流普遍遭到污染,还严重威胁到地下水,严重影响周围环境,给居民的健康带来较大威胁。
究其原因,现有的小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并未结合其污水收集量及处理量小的特点,而仍然是沿用和照搬大、中型规模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和设计参数,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整体过高。除此以外,传统的重力排污系统还存在众多弊端:
1、易受地形限制,不适合有许多起伏、岩石层浅的地方或土壤不稳定的地区,不适合周围水域水位高的居民区或地坑不宜挖掘过深的地区;
2、不能灵活与其他专业管线进行整体协调,不适合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地区或地下已埋设了其他市政等公共设施的地方;
3、需较大的坡度和埋深,在地势平坦的地区需设置大量污水检查井,提升泵站或倒虹吸管等附属构筑物,管径较大,工程开挖量大,致使施工难度、建设和维护成本大幅增加。
SBR污水处理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其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但现有集真空污水收集和SBR污水处理于一体的节能治污系统污水来源不稳定,且污水收集投资巨大,不能满足集真空污水收集和SBR污水处理于一体的节能治污系统持续处理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真空污水收集和SBR污水处理于一体的节能治污系统,解决现有集真空污水收集和SBR污水处理于一体的节能治污系统污水来源不稳定,造价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真空污水收集和SBR污水处理于一体的节能治污系统,包括污水汇流管线、真空收集井、真空输送管线、真空泵站和人工湿地;其中,所述污水汇流管线将从用户端排出的污水引至真空收集井中;真空收集井包括阀井,从阀井内部向上延伸的排污管,以及与排污管相连的真空阀门,真空输送管线安装在该真空阀门上;所述真空阀门包括工作腔,与排污管相对接的介质进口,与真空输送管线相连接的介质出口,以及与工作腔相通、用于控制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通断的先导阀;在真空输送管线上还设有取气口,所述先导阀上设置有与该取气口相对接的真空接口,与大气相通的大气接口,以及用于感应阀井内部液位的压力接口,在压力接口上还装设有向下延伸至阀井的敏感元件,该敏感元件包括安装在压力接口上的气压传导管,以及与该气压传导管相连用于感应井内液位的感应管;所述真空泵站一方面提供负压系统的动力,另一方面将从真空输送管线中排出的污水输送至SBR反应池中。
所述真空泵站与SBR反应池间还设置有调节池,用于合理配置进入SBR反应池的水量和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井中部设有密封板,该密封板将阀井分成上下两层,由上层的真空阀室和下层的污水暂存罐组成;上下层严实密封,更好的控制臭气,进而改善周边环境。在真空阀室的侧壁上开有用于安置真空输送管线的穿插口,密封板上开设有排污管穿插口和感应管穿插口,将阀门和污水隔绝,便于维护。
为了防止较大漂浮物穿过过滤格栅进入系统造成管路的堵塞,所述污水暂存罐内还设置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底部沉入井底,上部镶嵌在密封板上可活动部位,过滤装置的上部2/3处为过滤区域,由一定间隔的不锈钢网围制,过滤装置下部1/3处为拦截区域,用于将污水中混入的沉积物阻隔在污水暂存罐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拓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拓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4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