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PU自动取放模组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4534.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3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七星;林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拓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pu 自动 模组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PU散热装置,尤其是一种CPU自动取放模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CPU的升级换代,CPU的运算性能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随之也出现一些问题,其中之一便是CPU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多,这对CPU散热设备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现有的服务器、工作站的CPU的散热器体积比较大,散热效率低,在对主板进行自动测试时需要将CPU自动地安装在主板上,由于CPU散热装置的体积较大严重影响了其他设备(比如:内存条)的安装,且散热风扇只有一个,散热效果不好。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CPU自动取放模组的散热装置,包括与CPU上表面接触的散热组件,所述的散热组件两侧分别设有一散热风扇,两所述的散热风扇之间形成有封闭式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风扇一吸一吹协同作业可以提高封闭式散热通道内空气流速,而且两个散热风扇的一吹一吸,使散热通道内形成负压,空气由正压到负压,能使空气温度降低,提高散热效果,具有体积小、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与CPU上表面接触的散热组件,所述的散热组件两侧分别设有一散热风扇,两所述的散热风扇之间形成有封闭式散热通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CPU自动取放模组的散热装置,所述的散热组件包含与CPU上表面接触的CPU固定座和连接在CPU固定座上表面的散热翅片。
如上所述的一种CPU自动取放模组的散热装置,所述的封闭式散热通道包含多个设置在CPU固定座且沿封闭式散热通道方向设置的散热通孔以及设置在散热翅片上且沿封闭式散热通道方向设置的散热间隙。
如上所述的一种CPU自动取放模组的散热装置,所述的散热通孔的排列形状与散热风扇的风口形状一致。
如上所述的一种CPU自动取放模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翅片上方连接有水平练接板,所述的散热翅片两侧分别设有竖向连接板,所述的水平连接板、两竖向连接板以及散热翅片底面构成封闭式散热通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CPU自动取放模组的散热装置,所述的散热通孔为锥形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CPU自动取放模组的散热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在散热组件两侧分别设有一散热风扇,通过两个散热风扇一吸一吹协同作业可以提高封闭式散热通道内空气流速;而且两个散热风扇一吹一吸,使散热通道内形成负压,空气由正压到负压,能使空气温度降低,提高散热效果。
2、在CPU固定座上设置多个散热通孔,而且通孔容易加工,加工成本低。
3、将通孔设置为一端大一端小的锥形孔,当空气从大端流向小端时,可以增大空气在孔内的流速也能形成负压,增强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CPU自动取放模组上的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CPU自动取放模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与CPU801上表面接触的散热组件4,散热组件4两侧分别设有一散热风扇43,两散热风扇43之间形成有封闭式散热通道44,通过两个风扇一吸一吹协同作业可以提高封闭式散热通道44内空气流速,提高散热效果。
散热组件4包含与CPU801上表面接触的CPU固定座41和连接在CPU固定座41上表面的散热翅片42,封闭式散热通道44包含多个设置在CPU固定座41且沿封闭式散热通道44方向设置的散热通孔411以及设置在散热翅片42上且沿封闭式散热通道44方向设置的散热间隙421,散热通孔411可以增强CPU固定座41的散热效果,而且通孔容易加工,加工成本低,CPU固定座41采用紫铜制成。
除此之外,在散热翅片42上方连接有水平练接板45,散热翅片42两侧分别设有竖向连接板46,所述的水平连接板45、两竖向连接板46以及散热翅片42底面构成封闭式散热通道44。
为了提高散热效率,散热通孔411的排列形状与散热风扇43的风口形状一致。
散热通孔411为锥形孔,当气流从散热通孔411的大端流向小端时,散热通孔411的小端的流速快,可增强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拓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拓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4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芭蕉油清热含片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强身健体云母丸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