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处理的生态滤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4469.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8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谢尚侃;叶诺;沈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绿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河道 污水处理 生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善污染水体的技术领域,涉及了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处理的生态滤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从而,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升高。而我国目前城市污水很多都是未经任何有效的处理就直接集中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使得原本干净和美观的天然水体成为了污染物的排放水渠。城市很多河道都呈现黑臭状况。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治理城市河道成为了城市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
而常用的化学絮凝处理方法,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高效也显示其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处理的效果容易受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且必须顾及化学药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作为临时应急措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处理的生态滤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处理的生态滤沟,包括水槽,水槽内设有竖向挡板,竖向挡板将水槽隔成第一滤沟、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第一滤沟中间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中间设有填料区;第一滤沟和第一水池之间的竖向挡板上端设有第一溢流口;第一水池底部设有第一曝气管,第一曝气管悬挂填料Ⅰ;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之间的竖向挡板下侧设有第二溢流口,第二水池下侧设有具孔挡板,具孔挡板上侧依次设有滤料区、第二曝气管,第二曝气管上侧悬挂填料Ⅱ,第二水池侧壁上侧设有溢流口。
本实用新型针对沿岸污水直排严重的河段(即河道两岸小型排污口密集),沿河岸排污口处设置宽1米的第一滤沟(也可叫滤沟),将污水收集在第一滤沟中,在第一滤沟中放置曝气装置(微孔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中间设置填料区并投放微生物,滤沟中水下30-50cm的位置放置宽1米,长0.5米的生态基。处理过的水从滤沟一端的溢流口流入第一水池。第一水池由填料区和曝气管组成。经第一水池处理过的水从溢流口流入第二水池。第二水池由横向挡板、滤料区、曝气管、填料区组成,过滤后水从溢流口流出排入河道。
作为优选,填料区设有微生物。
作为优选,第一滤沟上侧开口为排污口。
作为优选,第二溢流口开口设在横向挡板下侧。
作为优选,具孔挡板沿水平面设置。
作为优选,第一滤沟内填充生态基。
作为优选,第一滤沟左侧侧壁为上游隔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有曝气管,有效提高污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因水体缺氧引起的黑臭,并为好氧微生物净化水质提供充足的氧气。本实用新型有效净化河道排污口污水,本 实用新型处理系统合理、实用、经济、可靠、运行维护简单。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河道污水处理的生态滤沟,如图1所示,包括水槽,水槽内设有竖向挡板4,竖向挡板4将水槽隔成第一滤沟1、第一水池2和第二水池3,第一滤沟1中间设有曝气装置11,曝气装置11中间设有填料区12;第一滤沟1和第一水池2之间的竖向挡板4上端设有第一溢流口41;第一水池2底部设有第一曝气管21,第一曝气管21悬挂填料Ⅰ22;第一水池2和第二水池3之间的竖向挡板4下侧设有第二溢流口42,第二水池3下侧设有具孔挡板31,具孔挡板31上侧依次设有滤料区32、第二曝气管33,第二曝气管33上侧悬挂填料Ⅱ34,第二水池3侧壁上侧设有溢流口35。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绿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绿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44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利用废水的外置房车空调
- 下一篇:一种薄膜光伏板驱动的蒸发冷却车载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