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一体化激光位移传感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4116.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1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陶卫;万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高晟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常州市常武中路18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一体化 激光 位移 传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一体化激光位移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智能制造业现场使用的各种位移传感器普遍向着高精度、高速度、非接触、绝对输出等方向发展,对位移传感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激光位移传感器是一直基于激光三角测距原理实现被测目标位移绝对测量的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非接触、绝对输出的典型特征,因而已经逐渐成为制造行业内的热点产品。
但是,目前行业内的各种激光位移传感器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对于不同规格的传感器而言,由于传感器测头内部自身的光学系统的原因,导致不同规格的传感器测头具有不同的大小尺寸,甚至某些厂商生产的不同规格传感器测头还具有不同的形状。对于传感器的生产商而言,这些问题导致不同规格传感器具有不同的测头外壳,从而导致工艺古扎渡增高,增大生产成本。对于传感器的应用者而言,不同尺寸与形状测头的传感器在使用中存在诸多不便,互换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通过调节发射组件、接收组件和光电组件三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适应不同规格传感器的通用一体化激光位移传感器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一体化激光位移传感器结构,其包括用于发射激光束至被测目标表面并形成光斑的发射组件,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光斑并将所述光斑成像至光电组件上的接收组件,所述发射组件的光轴线与接收组件的光轴线之间形成工作角θ,所述工作角θ的大小随接收组件远离或靠近发射组件时改变以实现不同规格传感器的测量,所述发射组件、接收组件和光电组件均集成于连接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发射组件包括激光器、聚焦镜组和发射套筒,所述聚焦镜组设置于激光器的前方,所述聚焦镜组和激光器通过发射套筒同轴紧固配合。
所述接收组件包括接收镜组、滤光片和接收套筒,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接收镜组的前方,所述滤光片和接收镜组通过接收套筒同轴紧固配合。
所述光电组件包括光电器件、光电背板及光电器件支架,所述光电器件支架为L型,所述L型支架的短边中间开设贯穿的透光孔,所述光电器件焊接于光电背板上,并通过光电背板覆盖并紧抵于光电器件支架的透光孔上。
所述连接件上分设有两个中轴线的夹角等于工作角θ的安装孔,所述发射组件和接收组件分别套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光电组件安装于接收组件的后方,所述发射组件、接收组件和光电组件的中心等高。
所述连接件内置于测头壳体内,所述连接件的外周边与测头壳体的内轮廓形状匹配。
所述测头壳体内固设有圆柱定位销,所述连接件套设于圆柱定位销上,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壁与测头壳体的对应内壁之间嵌装一用于限制回转的楔形止转块,且连接件通过若干紧固螺钉固定于测头壳体内。
所述测头壳体外设有与插座连接的电缆,所述测头壳体内还设有用于处理光斑位移信息的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的各接口与光电组件、电缆以及发射组件均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通用一体化激光位移传感器结构,可通过调节发射组件、接收组件和光电组件三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适应不同规格传感器的要求,调节方便,适应性好;此发射组件、接收组件和光电组件均集成于连接件上,调节位置关系的过程可在外部单独进行后再装入测头中,能显著提高组装与调试效率,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通用一体化激光位移传感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1b是相较于图1a的大量程的通用一体化激光位移传感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接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光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射组件、接收组件和光电组件于连接件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内置于测头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测头壳体内部及外部带插座和电缆的贯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高晟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高晟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4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水钻井用钻杆阀
- 下一篇:一种防砂型双通道油管设计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