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砒砂岩支沟流域生物‑材料二元耦合综合治理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032610.0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公告)号: CN206581331U 公开(公告)日: 2017-10-24
发明(设计)人: 姚文艺;时明立;冷元宝;申震洲;肖培青;焦鹏;黄静;左仲国;常绍国;张攀;杨吉山;杨春霞;宋万增;杨久俊;张磊;吴智仁;王立久;杨才千;孙维营;李勉;杨二;康玲玲;陈江南;王玲玲;孔祥兵;魏鹳举;吕锡芝;王志慧;李莉;董飞飞;刘慧;伍艳;冯伟风;乔贝 申请(专利权)人: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E03B3/02 分类号: E03B3/02;E03F5/10;E02B13/00;A01G25/16
代理公司: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代理人: 王淑玲
地址: 450004***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砂岩 支沟 流域 生物 材料 二元 耦合 综合治理 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砒砂岩支沟流域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间植被系统、设置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沟坡顶部的截留储水渠、设置在截留储水渠的靠近沟坡的一侧的截留梗、设置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沟坡处重力侵蚀严重地区的挡渣墙、设置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毛细沟的出口处的谷坊、用于对空间植被系统进行浇灌灌溉的浇灌系统、设置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支沟出口处的径流泥沙观测站以及设置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主沟上的淤地坝,所述淤地坝位于支沟出口处上游的主沟位置;

所述空间植被系统包括:交叉混种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沟坡坡顶的油松和山杏、种植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坡度35-70度的沟坡处的沙棘柠条和野牛草、种植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坡度小于35度的沟坡处的冰草、种植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沟底处的菌草以及种植在截留梗上的柠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植被系统还包括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沟底处种植的由沙柳、沙棘和草木犀组成的植物柔性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储水渠和截留梗设置于距离沟坡顶部沟缘线0.5米处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储水渠的宽度为0.5-1m,深度为0.5-1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储水渠内每隔5m设置一个挡水土埂,所述挡水土埂的上端距离所述截留储水渠上边缘的垂直距离为10cm;所述截留储水渠内每隔50m设置一个水窖,所述水窖的容量为5-10m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系统的水源来自于所述水窖和所述谷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系统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检测土壤水分达到最低临界值时即控制所述浇灌系统对所述空间植被系统进行灌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径流泥沙观测站内设置有测量径流流速的便携式流速仪、测量径流中泥沙含量的Run-off土壤水蚀测量系统和/或测量径流水深的暴雨排水监测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坡度大于70度的沟坡处喷施设置有抗蚀促生W-OH材料层;所述挡渣墙、所述谷坊和所述淤地坝均由抗蚀促生W-OH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植被系统中在砒砂岩支沟流域的沟坡坡顶按照株行距3m交叉混种油松和山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26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