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斜面偏心调整定位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2042.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3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梁天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天森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34;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卢岳锋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面 偏心 调整 定位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斜面偏心调整定位套管。
背景技术
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TEssYS技术)由德国Hoogland在2002年实用新型了,这是一种腰椎侧后路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内行内镜下突出物摘除技术,其核心是利用环锯或骨钻对上关节突部分切除,进行椎间孔成形,放置直径7.5或8mm工作套管,在工作套管内放置椎间孔镜,在内镜下对椎间盘突出进行摘除、神经根周围减压松解的一种脊柱微创手术。
TEssYS技术螺旋骨钻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获侧卧位。采用C臂透视,根据术前X线,目标椎间盘靶点与上关节突尖部连线作为穿刺线,结合髂骨高度、横突位置、患者体型及椎弓根距离适度调整幷确定皮肤穿刺点,一般距离中线8-14cm,头倾30°向前下穿刺。进针点及穿刺路径局部麻醉,上关节突处麻醉。18号穿刺针穿刺,C臂透视确认经过上关节突外缘,正位、侧位透视确认针尖位于目标靶点(突出物)。如位置不理想使用双孔调整器进行调整,或使用Hoogland实用新型的TOM针在上关节突打孔,位置满意后即可放置导丝幷留置,拔出穿刺针,沿导丝插入定位导杆进行软组织扩张至上关节突。沿导丝插入使用利用骨钻Hoogland实用新型的MaxMoreSpine(从小到大,直径4mm,6mm,7mm,8mm)对上关节突部分逐级磨削,进行椎间孔成形,幷放置工作套管。一般情况下工作套管理想位置为正位像套筒远端尖位于在穿刺侧的行走根内侧,不越过棘突间连线,侧位经上关节突前方下位于椎体后上缘。
TEssYS技术核心是利用骨钻对上关节突部分切除,进行椎间孔成形。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遇到以下问题:(1)穿刺点定位常有偏差,需要反复透视穿刺定位;(2)上关节突增生、椎间孔狭窄造成只能依靠TOM针敲击调整或配合双孔调整器调整,双孔调整器容易移动,需要反复透视调整。(3)TOM针在上关节突打孔时针尖点容易出现滑移,尤其在L5S1。(4)打孔后放入小导丝可能受肌肉张力变形而影响扩孔方向偏差、不到位,以及偏下偏后引起神经根、硬膜囊损伤。(5)上关节突处椎间孔从上往下逐渐变小,磨削时容易向腹、头侧偏移。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斜面偏心调整定位套管,从而克服定位穿刺点常存在偏差,需反复透视穿刺定位;双孔调整器容易发生移动,需反复调整等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斜面偏心调整的定位套管,所述定位套管套于定位导杆上,所述定位导杆套于导丝上,所述导丝置于关节突出物附近,所述定位套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为偏心管,所述管体的管壁厚度不同,所述管体前端较厚的管壁呈斜面状,向端部延伸的斜面状管壁的横截面逐渐变小;以及手柄,其设于所述管体的后端。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状管壁处的一侧设有半包围边,所述管体后端到所述半包围边的边缘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管体后端到所述斜面状管壁的端部的长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半包围边边缘与所述斜面状管壁圆弧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半包围边的边缘面为斜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状端部到半包围边边缘的距离为0.5-2c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状管壁为直斜面管壁。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状管壁长度为20-40m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状管壁的端部呈斜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长斜面偏心套管,能轻易调整及精准进入椎管内目标靶点。按术前穿刺点穿刺确认穿刺针尖过了上关节突外、出行根内,或在上关节突上,在导丝引导下使用7mm软组织扩张定位导杆,在定位导杆外插入新型长斜面偏心套管,根据之前穿刺针尖位置调整长斜面套管方向向椎管内推进,因为套管强度足够对抗肌肉张力,很容易调整成功,利用单侧半包围对上关节突尖部进行部分包饶幷可以以关节突尖部作为支点可以进行上下方向调整,减少反复穿刺。侧隐窝狭窄的病例,可以通过敲击方法进入。
(2)减少透视次数。在套筒内使用TOM针及骨钻时,对比长斜面套管长度,一般可以不用透视,减少患者及术者辐射幷说短手术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天森,未经梁天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20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与智能家居配套的多功能无线麦克风
- 下一篇:一种新型麦克风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