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压式修正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1110.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5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一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7/00 | 分类号: | B65H37/00;B43L1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压 修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正带,特别是涉及一种按压式修正带。
背景技术
修正带作为一种现代学习、办公用品,由于其具有修正快速、修改表面平整光滑等优点,其正逐步替代传统涂改液而成为当今主流的修正产品。现有修正带的款式多样,如方形、圆形、笔型等不同造型。修正带因纤巧、易于持握等优点深受中小学生的青睐,特别是笔型修正带。
传统的修正带,其主要包括轴套、压嘴和控制带体收放的带体卷放装置,该带体卷放装置设于该轴套内,压嘴的第一端处于轴套内与带体卷放装置连接,压嘴的第二端处于轴套外,而为避免压嘴第二端上得带体表面受到灰尘的附着或者避免带体受损坏,轴套上可拆卸安装有罩设在压嘴第二端外的压嘴帽。此种修正带,需使用者双手将压嘴帽与轴套分开后才可使用,使用不便,且使用时压嘴帽与轴套分开设置,极易造成压嘴帽遗失,压嘴帽的遗失将会造成该压嘴第二端上的带体受到灰尘的污染而变脏,进而造成修正带提前报废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式修正带,其可通过按压结构使压嘴伸出轴套外或隐藏于轴套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按压式修正带,包括壳体、压嘴、装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修正 带输出装置,以及控制所述修正带输出装置于所述壳体内移动的按压结构,所述压嘴安装在所述修正带输出装置的输出端上,所述按压结构包括可转动连接的连接件和具有定位功能的旋转件,以及轴套,所述连接件连接有促进按压后所述连接件进行复位的弹性体,所述轴套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旋转件配合旋转的直通式腔室,所述腔室具有与所述旋转件相配合旋转或定位的限位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修正带输出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限位部有两个,分别为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腔室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布置,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相对布置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凹腔,所述第一凹腔的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共同形成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侧壁开设有第二凹腔,所述第二凹腔与所述第二侧壁共同形成供所述连接件上、下滑动的滑动轨道。
所述旋转件呈条状,其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或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旋转件相配合的位置分别形成与所述凹槽或所述凸起配合三角尖部,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三角尖部具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三角尖部具有第三接触面,所述旋转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第二接触面或第三接触面相配合实现旋转或定位。
所述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和所述第三接触面均为导向斜面或导向曲面。
所述连接件开设有通孔,所述旋转件于一侧凸设有凸柱,通过所述凸柱与所述通孔的配合,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旋转件连接在一起。 所述连接件包括设于上端的安装部和设于下端的配合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配合部一体连接,二者的连接处形成限位台阶,且所述安装部的横截面的宽度大于所述配合部的横截面的宽度,所述安装部连接有按压按钮,所述按压按钮与所述安装部相紧配。
对应于所述配合部下端的两侧沿分别设有叠放凸块,所述配合部在靠近两侧沿的位置分别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贯穿于配合部端沿,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所述弹簧紧套在所述配合部上,且所述弹簧的上端顶在所述限位台阶上,所述弹簧的下端抵在所述叠放凸块上。
所述连接件呈扁块状,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开设有条状通槽,所述条状通槽贯穿于所述轴套的上端沿,所述条状通槽的宽度与所述连接件的厚度相适配。
所述凹槽或所述凸起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按压式修正带,通过旋转件、连接件、轴套与弹性体的相互配合实现按压操作,进而将压嘴伸出轴套外或隐藏于轴套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轴套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初次旋转时旋转件与连接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初次按压时旋转件与连接件的位置关系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初次按压或再次松开时旋转件与连接件的位置关系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一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一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1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仪表板装配悬挂式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梯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