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吸附分离气体组分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0915.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6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惊涛;黄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赛普瑞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吸附 分离 气体 组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压吸附分离气体组分的系统。
背景技术
CO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气源丰富,高炉煤气、电石炉尾气、黄磷尾气、水煤气、半水煤气、合成气等都富含CO。不同原料来源的气体CO含量不同,且常常与H2、CO2、CH4、N2、H2O等杂质共存,因此必须进行分离以获得纯CO。
H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工业上有多种气体富含H2,如合成氨厂的变换气、驰放气、精炼气,炼油厂的催化裂化气、石油裂解气,钢铁厂的焦炉煤气、水煤气、三氯氢硅合成尾气、多晶硅还原尾气等。不同原料来源的气体H2含量不同,且常常与CO2、CO、CH4、N2、H2O等杂质共存,因此必须进行分离以获得纯H2。
变压吸附(PSA),是一种新型气体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产品气纯度高、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和净化领域。
对于变压吸附制CO,原料气通常含H2、N2、CH4、CO2等混合气组分。混合气中的气体组分在吸附剂(分子筛、活性炭)上的吸附能力顺序为CO2>CO>CH4>N2>H2,CO2吸附能力大于CO,因此需采用先脱除CO2,后制取纯CO的两段PSA工艺。原料气首先进入一段PSA装置,吸附除去CO2、水分及微量硫等杂质组分;脱碳后的净化气进入二段PSA装置,H2、N2及CH4等杂质作为非吸附组分从塔顶排出,吸附的CO经减压真空解吸从塔底抽出,压缩后作为纯CO产品气输出。变压吸附制CO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对于变压吸附制H2,由于混合气中H2吸附能力最低,因此直接将原料气送入PSA-H2装置,CO2、CO、N2、CH4等杂质气体在塔内吸附脱除,H2作为非吸附组分从吸附塔顶得到,稳压后作为纯H2产品气输出。变压吸附制H2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对于CO和H2含量均比较丰富的气源,可能需要同时提取纯CO和纯H2。这时,CO和H2提取的方法和流程不同,装置的投资、能耗和操作费用的大小就可能有很大不同。
对于同时制CO/H2的情况,通常采用PSA-H2和PSA-CO两级装置来分别制取纯H2和纯CO的工艺方案。如图3所示的流程,原料气首先进入PSA-H2吸附塔底部,混合气中的CO、N2、CH4等杂质气体在床层内多种吸附剂的作用下,被停留在吸附剂表面,H2作为非吸附组分从吸附塔顶部得到作为H2产品气输出,制氢吸附塔采用冲洗或抽空再生,部分H2、绝大部分的CO、N2、CH4等从塔底脱附出后送往PSA-CO单元;PSA-CO单元由进料压缩机、置换气压缩机、产品气压缩机、PSA-CO吸附设备等组成,来自PSA-H2单元的解吸气经过进料压缩机增压,再经过进料加热器加热后进入PSA-CO吸附塔底部,制氢尾气中的绝大部分CO在床层内专用吸附剂的作用下,被停留在吸附剂表面,H2、CH4、N2等杂质气体作为非吸附组分从吸附塔顶部收集得到送出界区,CO作为吸附相,经过均压降、置换、降温抽空等流程从塔底解吸,再经过CO产品气压缩机增压后送出界外供用户使用。变压吸附制CO/H2现有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现有的工艺,吸附剂和设备投资高、装置占地面积大、能耗高,产品气收率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赛普瑞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赛普瑞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09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空气过滤管道
- 下一篇:一种用于搅拌高温沥青介质的侧向伸入式搅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