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泄压的低温浮动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9345.0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7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罗魏;蒲建康;曾品其;谢怡林;曾和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成高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2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13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泄压 低温 浮动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机械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泄压的低温浮动球阀。
背景技术
在介质压力作用下,可泄压的低温浮动球阀球体能产生一定的位移并紧压在出口端的密封面上,保证出口端密封。浮动式球阀的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球阀分为上装式球阀和侧装式球阀,与侧装式球阀相比,上装式球阀具有减少外漏点,减小管道应力对阀门中法兰的影响等优势,同时上装式球阀可实现在管线上的维修,拆卸简单迅速,维修方便快捷,大大节约了维护时间,将生产中的损失降到最低。但是现有的低温浮动球阀在泄压效果差,进而影响阀门的可靠性,压力过大时甚至会引起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泄压的低温浮动球阀,泄压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泄压的低温浮动球阀,包括阀体、球体、阀座、上阀体和上阀杆,所述球体设于阀体内,所述阀座设于球体与阀体之间,球体的上游和下游均设置有阀座;
所述上阀体设于阀体上方并与阀体固定连接,上阀体和阀体之间形成中腔,所述中腔与阀体的阀腔连通,所述上阀杆设置在上阀体中,所述上阀杆一端与球体连接,上阀杆另一端穿出上阀体;
球体上开有相互垂直的泄压孔A和泄压孔B,所述泄压孔A和泄压孔B均与球体的贯通通道连通,所述泄压孔A和泄压孔B均与贯通通道垂直,所述泄压孔B与中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与阀座的配合面为斜面,所述阀体上、下游的斜面间形成楔形口,阀座位于楔形口中。
与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泄压孔能辅助中腔超出的压力安全地排放到上游,提高阀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
(2)阀体与阀座的配合面为斜面,该斜面使得球体重力能起到辅助密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阀门关闭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阀门开启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阀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填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下阀杆、3-球体、4-螺旋弹簧、5-销、6-上阀体、7-上阀杆、8-调节板、9-填料组件、10-填料压盖、11-支架、12-碟形弹簧、13-阀座组件、14-泄压孔A、15-泄压孔B、16-贯通通道、17-中腔、91-填料垫环、92-填料、93-填料隔环、94-便拆卸凹槽A、95-便拆卸凹槽B、131-阀座内环、132-阀座、133-阀座支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泄压的低温浮动球阀,包括阀体1、球体3、阀座132、上阀体6和上阀杆7,球体3设于阀体1内,阀座132设于球体3与阀体1之间,球体3的上游和下游均设置有阀座132;上阀体6设于阀体1上方并与阀体1固定连接,上阀体6通过销5与阀体1固接。上阀体6和阀体1之间形成中腔17,中腔17与阀体1的阀腔连通,上阀杆7设置在上阀体6中,上阀杆7一端与球体3连接,上阀杆7另一端穿出上阀体6。
在球体3上加工泄压孔,泄压孔包括泄压孔A14和泄压孔B15。球体3上开有相互垂直的泄压孔A14和泄压孔B15,泄压孔A14和泄压孔B15均与球体3的贯通通道16连通,泄压孔A14和泄压孔B15均与贯通通道16垂直,泄压孔B15与中腔17相连通。该泄压孔能在阀门关闭的时候联通了阀腔与上游方向,能辅助将中腔17中超出的压力安全地排放到上游。
可泄压的低温浮动球阀还包括螺旋弹簧4,螺旋弹簧4套在上阀杆7上,上阀杆7具有阀杆台肩,螺旋弹簧4一端顶在阀杆台肩上,螺旋弹簧4另一端顶在球体3上。
可泄压的低温浮动球阀还包括阀座组件13,阀座组件13除了包括阀座132外,还包括阀座内环131和阀座支承133,阀座132套接在阀座内环131上,阀座支承133套接在阀座132上。阀座支承133的材质为金属,阀座支承133与阀座内环131对阀座132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防止阀座在介质的压力下被压变形。阀座内环131与阀座132的接触面为阶梯面,阀座132与阀座支承133的接触面也为阶梯面。
如图3所示,阀体1与阀座132的配合面为斜面,阀体1上、下游的斜面间形成楔形口,阀座组件13位于楔形口中。利用楔形力实现阀座组件13的预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成高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成高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9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