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沫钻进用旋内喷式机械消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27193.0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9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良;王劲松;潘永坚;张立勇;程顺利;蔡国成;李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工程勘察院 |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E21B21/14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景丰强,张群 | 
| 地址: | 31503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钻进 用旋内喷式 机械 装置 | ||
1.一种泡沫钻进用旋内喷式机械消泡装置,包括泡沫接收管(1)、喷射内管(2)及扩散室(3),所述泡沫接收管(1)的一端具有消泡剂进口(11),所述泡沫接收管(1)的另一端为与喷射内管(2)的进口相连接的消泡剂出口(12),所述喷射内管(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喷射内管(2)相连通的进气管(4),所述扩散室(3)与喷射内管(2)的出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内管(2)的外周设置有一过渡腔室(5),所述的进气管(4)连接于该过渡腔室(5)上;所述喷射内管(2)的前部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开设并呈螺旋状布置的第一喷射孔(23);所述喷射内管(2)的后部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开设并呈向后交汇式布置的第二喷射孔(24),所述第一喷射孔(23)、第二喷射孔(24)均将喷射内管(2)的内腔与过渡腔室(5)相连通;所述各第二喷射孔(24)的轴线在该第二喷射孔(24)后侧的喷射内管(2)轴线上相交汇;所述的扩散室(3)成型为自前向后开口逐渐扩大的喇叭状,且该扩散室(3)开口角度θ4为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钻进用旋内喷式机械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孔(23)的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A)与喷射内管(2)的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B)之间的夹角为θ1,且该0<θ1<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沫钻进用旋内喷式机械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0≤θ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钻进用旋内喷式机械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孔(23)的轴线与喷射内管(2)的轴线所在的水平平面(C)之间的夹角为θ2,且该0<θ2<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沫钻进用旋内喷式机械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5≤θ2≤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钻进用旋内喷式机械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孔(24)的轴线与喷射内管(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θ3,且该35≤θ3≤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钻进用旋内喷式机械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孔与第二喷射孔的开设个数相同,且所述第二喷射孔正对相邻两第一喷射孔之间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泡沫钻进用旋内喷式机械消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内管(2)的外周壁上具有沿周向向外延伸并间隔布置的第一挡圈(21)及第二挡圈(22),一套筒(25)设于该第一挡圈(21)及第二挡圈(22)外周并共同围合成所述的过渡腔室(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工程勘察院,未经浙江省工程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71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电路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池模组均流PCB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