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锁推杆式内开二次开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6408.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8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开;倪伟文;叶智慧;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创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9/10 | 分类号: | E05B79/10;E05B7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92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门锁 推杆 式内开 二次 开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锁推杆式内开二次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上的零部件也得到快速发展,功能和结构也日趋成熟。顾客的需要也越来也明确清晰。作为车身附件关键的零部件之一的汽车门锁,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功能和结构也越来越多样化,以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机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内开二次开启功能,越来越受客户的青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开二次开启结构,第一次拉动内把手时实现解锁功能,第二次拉动内把手实现开启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内开二次开启机构一个门锁、一根拉丝(或拉杆)和一个内把手就可以实现解锁和内开功能,取消了传统设计上的内锁止提钮(或按钮),更有利于汽车门锁内手柄外形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安全可靠的汽车门锁推杆式内开二次开启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汽车门锁推杆式内开二次开启机构,所述推杆式内开二次开启机构安装在门锁壳体内,所述推杆式内开二次开启机构包括支架、内锁止臂、内开启臂、外开启臂和锁止推杆,所述内锁止臂围绕安装在门锁壳体上的内锁止臂轴转动,所述内开启臂围绕安装在门锁壳体上的内开启臂轴转动,内开启臂轴上设置有能够使得内开启臂转动后回位的内开启臂扭簧;所述外开启臂围绕安装在支架上的外开启臂轴转动,外开启臂轴上设置有能够使得外开启臂转动后回位的外开启臂扭簧;所述内锁止臂与锁止推杆联动,锁止推杆可沿着门锁壳体横向滑动;所述锁止推杆上设置有拨臂,所述内开启臂上设置有拨爪a和拨爪b,所述锁止推杆与内开启臂通过拨臂和拨爪a之间的接触进行联动,实现解锁功能;所述外开启臂上设置有拨爪,所述外开启臂与内开启臂通过拨爪和拨爪b之间的接触进行联动,实现内开启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拨臂的边缘设计有斜面,斜面和所述拨爪a能可靠的让位,不影响内开启臂的旋转和回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有利于汽车门锁内手柄外形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相关零件装配关系的正面投影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相关零件装配关系的反面投影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止状态相关零件相对位置的正面投影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止状态相关零件相对位置的反面投影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开启臂拨动锁止推杆位置的正面投影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开启臂拨动锁止推杆位置的反面投影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开启臂将锁止推杆拨动到解锁位置的正面投影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开启臂将锁止推杆拨动到解锁位置的反面投影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内开启臂释放后恢复初始位置的正面投影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内开启臂释放后恢复初始位置的反面投影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内开启臂拨动外开启臂到开启位置的正面投影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内开启臂拨动外开启臂到开启位置的反面投影图。
图中编号说明:
1-门锁壳体;2-内开启臂;3-内开启臂扭簧;4-内开启臂轴;5-内锁止臂;6-内锁止臂轴;7-锁止推杆;8-外开启臂扭簧;9-外开启臂轴;10-外开启臂;11-支架;12-拨臂;13-拨爪a;14-拨爪b;15-拨爪;16-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创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创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6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门锁
- 下一篇:一种电子智能门锁的可靠锁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