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钢丝绳悬挂装置的调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6121.4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6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元;许高跃;王巍;程祥武;陈定永;王利;白好杰;岳婷;马小平;范扣明;韩卫朝;董佩;冯志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矿科光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6 | 分类号: | B66B7/06;F16G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钢丝绳 悬挂 装置 调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钢丝绳悬挂装置的调绳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矿井提升容器的提升钢丝绳的悬挂装置为楔形连接装置,它具有连接牢固可靠,不会出现松动和脱落现象。但是这种连接装置锁紧和解锁钢丝绳程序繁琐,每次窜绳费力耗时,而且在提升机带动提升容器往复运动时,提升钢丝绳除了承受巨大的拉应力和冲击载荷外,还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很大的扭转力矩,而这种扭转力矩加速了钢丝绳磨损的速度,从而降低了钢丝绳的有效寿命。因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的提升钢丝绳连接装置,既要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又要减轻或消除作用于钢丝绳上的捻力矩,同时要实现安装和维护更换钢丝绳的方便快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悬挂装置体积大、安装费时、扭转力矩大、钢丝绳磨损快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新型钢丝绳悬挂装置的调绳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钢丝绳悬挂装置的调绳器,由楔套、平板轴承、楔体、固定销、挡板、顶盖、活塞杆、通套、缸筒、密封和接头座组成。实现对钢丝绳的锁紧和调节;楔体和平板轴承安装在楔套内,平板轴承可以在楔套和楔体之间的平面运动;固定销安在楔套下部的环状凹槽内,可以在凹槽内转动;挡板安装在楔套底部,限制平板轴承向下的运动范围;顶盖外螺纹和活塞杆上端内螺纹连接;楔套上端外壁处安装密封;楔套可以贴着活塞杆内壁运动;楔套下部轴肩与缸筒尾端焊接,缸筒头上端内螺纹与通套外螺纹连接,通套套在活塞杆上,接头座螺纹连接在通套上;活塞杆、通套、缸筒、接头座组成可以允许油液存储和排出的密封缸体,活塞杆可以在进入缸体的油液的压力下,贴着缸筒内壁滑动。
本实用新型利用调绳器,可以快速锁紧和释放钢丝绳,以及实现对新型钢丝绳悬挂装置的锁绳器的预紧。配合新型钢丝绳悬挂装置的其他部件,可以实现对带载钢丝绳快速窜绳。
附图说明
附图1——4是锁绳器结构图。
附图5——8是楔套图。
附图9——12是楔体图。
附图13和附图14是平板轴承图。
附图15和附图16是固定销图。
附图17是顶盖图。
附图18是活塞杆图。
附图19和附图20是通套图。
附图21是缸筒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例,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1所示,一种新型钢丝绳悬挂装置的调绳器,其特征在于:调绳器由楔套(1)、平板轴承(2)、楔体(3)、固定销(4)、挡板(5)、顶盖(6)、活塞杆(7)、通套(8)、缸筒(9)、密封(10)、接头座(11)组成。楔体(3)和平板轴承(2)安装在楔套(1)内,平板轴承(2)可以在楔套(1)和楔体(3)之间的平面运动;固定销(4)安装在楔套(1)下部的环状凹槽内,可以在凹槽内转动;挡板(5)安装在楔套(1)底部,限制平板轴承(2)运动范围;顶盖(6)外螺纹和活塞杆(7)上端内螺纹连接;楔套(1)上端外壁处安装密封(10);楔套(1)可以贴着活塞杆(7)内壁运动;楔套(1)下部轴肩与缸筒(9)尾端焊接,缸筒(9)头上端内螺纹与通套(8)外螺纹连接,通套(8)套在活塞杆(7)上,接头座(11)螺纹连接在通套(8)上;活塞杆(7)、通套(8)、缸筒(9)、接头座(11)组成可以允许油液存储和排出的密封缸体,活塞杆(7)可以在进入缸体的油液的压力下,贴着缸筒(9)内壁滑动。
楔套(1)采用材料抗拉强度大于600MPa的高强度钢或不锈钢,整体加工成内方外圆的筒形,内部梯形方孔加工要求一体成型;内部斜面要求加工斜度为1∶9~1∶15;梯形内表面长度是被锁绳器锁紧的钢丝绳直径的5~20倍;梯形内表面是平板轴承(2)承力面,加工表面粗糙度Ra小于等于6.3μm,调质后硬度要达到HB240~HB260,表面淬火后硬度要达到HRC40~HRC50;筒形外侧靠近底部位置挖环形槽。
楔体(3)采用材料抗拉强度大于600MPa的高强度钢或不锈钢加工成的带绳槽楔状体,楔体(3)的外斜面加工斜度,要和配套的楔套(1)的斜面加工斜度一致;斜面长度要求大于等于配套的楔套(1)的斜面长度;楔体(3)的外斜面同样是是平板轴承(2)承力面,加工表面粗糙度Ra小于等于6.3μm,调质后硬度要达到HB240~HB260,表面淬火后硬度要达到HRC40~HRC50;楔体(3)三角形面对称位置加工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矿科光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未经徐州中矿科光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6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补偿链扭曲释放装置
- 下一篇:客梯轿顶绳轮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