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电机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5885.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1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星凯龙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电机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电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动力装置,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电机根据不同车型会有不同的安装结构,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和空间要求,需要设计特定的安装机构来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用电机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用电机固定支架,包括:安装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
安装板包括竖直设置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在第二板体的同一侧相对设置;
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第一固定板相邻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孔;
第二固定板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三板体之间,第二固定板相邻两端分别与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连接,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三板体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板体一端连接。
优选地,第一固定板倾斜设置,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二板体一端高度大于且靠近第二板体一端,第二固定板水平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三角形加强板,三角形加强板竖直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方,三角形加强板三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板体一端、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三板体一端、第二板体连接。
优选地,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二板体一端至第二板体的距离从第三板体向第一板体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优选地,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二板体一端与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二板体一端平滑过渡。
优选地,第一板体与第三板体平行设置且垂直于第二板体。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车用电机固定支架,安装板包括依次连接竖直设置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第一固定板相邻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第二固定板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三板体之间,第二固定板相邻两端分别与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连接,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三板体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板体一端连接;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车用电机固定支架,便于加工,结构设计合理,支撑强度好,安装电机时方便螺栓的安装拆卸,适合使用气动扳手作业,增强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用电机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用电机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用电机固定支架,包括:安装板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4、第三固定板;
安装板1包括竖直设置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依次连接且一体成型,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在第二板体的同一侧相对设置;
第一固定板2位于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第一固定板2相邻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第一固定板2上设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孔;
第二固定板4位于第一固定板2和第三板体之间,第二固定板4相邻两端分别与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连接,第二固定板4远离第三板体一端与第一固定板2远离第一板体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车用电机固定支架,安装板包括依次连接竖直设置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第一固定板相邻两端分别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第二固定板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三板体之间,第二固定板相邻两端分别与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连接,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三板体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板体一端连接;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车用电机固定支架,便于加工,结构设计合理,支撑强度好,安装电机时方便螺栓的安装拆卸,适合使用气动扳手作业,增强工作效率。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板2倾斜设置,第一固定板2远离第二板体一端高度大于且靠近第二板体一端,第二固定板4水平设置;保证电机在第一固定板上的安装牢固性。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三角形加强板3,三角形加强板3竖直设置在第一固定板2上方,三角形加强板3三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2远离第一板体一端、第二固定板4远离第三板体一端、第二板体连接;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支撑强度。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板4远离第二板体一端至第二板体的距离从第三板体向第一板体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第一板体与第三板体平行设置且垂直于第二板体;提高整体结构的机械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星凯龙客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星凯龙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5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控制器装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用混合动力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