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间作业的加密二维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4756.0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0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祥;欧阳明;陆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31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间 作业 加密 二维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间管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间作业的加密二维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制造系统中的条形码系统主要依赖PC系统、或局限于有限信息的一维码。用在物料上面,完成物料的设计、生产、制造和仓储,侧重于进销存,无法体现更多加密的信息、无法充分体现每个零部件的车间作业及工艺完成状态,特别是像我公司这种类型的,单件、小批量、多种规格、多种流程,采用像超市那样的同规格大批量物料条码系统几乎无法实现某单件的制造工艺状态。另外,这种类型的条码系统也无法完全实现单件、小批量、多规格的物料统计与核算。
另外,普通的条码车间作业模式只是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个辅助,主要的操作严重依赖PC系统进行,如调度派工,品管检验,车间统计与核算等都需要客户端先在计算机上登录,然后才能实现扫码,许多操作也是大多在计算机端完成。而装备制造业车间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可能无法及时响应,客观上对生产制造的效率上会有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车间作业的加密二维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车间作业的加密二维码系统,用以通过二维码来实现车间作业全流程的管理控制,所述系统包括管理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模块和用以保存二维码的实体标识模块,所述管理控制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管理控制模块包括上位机和打印机,所述上位机上设有无线接入口和有线接入口,所述无线接入口与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有线接入口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打印机通过无线接入口与上位机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单元和有线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无线数据采集单元分别与管理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有线数据采集单元与管理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无线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无线手持二维码扫描枪十字架扫描器。
所述有线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有线扫码一维二维条码数据采集器。
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无线AP,所述无线AP包括无线接入点和无线路由器。
所述实体标识模块包括身份认定标识牌和工作认定标识牌。
所述身份认定标识牌包括身份认定标识牌本体和身份认定二维码,所述身份认定二维码位于身份认定标识牌本体上。
所述工作认定标识牌包括工作认定工票本体、工作认定二维码和工作认定手工信息,所述工作认定二维码和工作认定手工信息均位于工票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系统可以将生产作业分配打印到工作认定标识牌上,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及实际情况具体分配生产任务,同时根据对工作认定标识进行扫描,可以对加工的产品信息和所耗工时进行表格化记录,便于控制产品数量、检查生产进度和核算成本,适用于车间流程并可以实时把控产品质量。
(2)本系统可以进行扩展,除了身份认定标识牌和工作认定标识牌以外,可以在后续设置针对于物料转移信息的实体标识。
(3)本系统可以与ERP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与功能集成,弥补ERP系统在信息采集上的人工缺陷。
(4)本系统将二维码打印到实体标识上,而非将全部流程都依赖于电脑系统,便于实现订单数量不大时的管控,适用于单件、小批量、多规格、多流程的离散企业特点。
(5)对于传统国有企业车间作业环节内职工普遍计算机应用水平有限的情况,既可以改进车间作业效率,通过二维码更有效地缩短实施周期,同时可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适用人群广。
(6)本系统既容易搭建,也便于学习,可以快速上线应用,经济实用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应用了本系统的车间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工作认定标识的示意图;
其中,1为管理控制模块,2为数据采集模块,3为通信模块,4为实体标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47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key回收及发放装置的往复接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的手柄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