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包静音脚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4111.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3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道 |
主分类号: | A45C13/00 | 分类号: | A45C13/00;B60B33/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 | 代理人: | 王阿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包 静音 脚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配件,确切的说是箱包脚轮。
背景技术
旅行箱是人们外出旅行或出差的常用物品,为了在长距离的旅途中节约体力,人们普遍都会选用拉杆箱包来盛放行李物品,因为拉杆箱包内不仅有较大的容积来放置物品,而箱底带有轮子、箱身上有拉杆,使用者可以通过拉杆自由拖行箱体,不仅携带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箱包使用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箱包在拖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震动和噪音,为解决该问题,常用的做法是脚轮采用刚性的内轮(相当于轮毂)外圆周包附橡胶轮圈(相当于轮胎)(如中国专利号为201320295021.1,名称为“一种用于箱包的脚轮”,授权公告号为CN 203358202 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橡胶轮圈为实心结构,依靠软质材质的减震缓冲性能,达到减少震动和降低噪声的目的;但其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减震、静音效果好的箱包静音脚轮,具有使用可靠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箱包静音脚轮,包括脚轮本体,脚轮本体包括有轮毂,以及设于轮毂外圆周的可弹性变形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轮本体上沿轮胎圆周方向设有供轮胎弹性形变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为由轮胎外包的封闭中空腔;
所述缓冲腔包括轮胎上沿轮胎周向开设的环状槽腔,该环状槽腔具有位于轮胎内侧圆周部上的槽口,所述轮胎的内侧周部上具有两个分别位于环状槽腔轴向两侧的支撑部,所述轮毂的外侧圆周部上沿着轮毂圆周方向设有环形嵌装槽,在轮毂的外侧圆周部上形成两个分别位于环形嵌装槽轴向两侧的轮缘部,所述支撑部套设于轮毂的外侧圆周部上并嵌装于环形嵌装槽内;
所述缓冲腔还包括轮毂的外侧圆周部上开设的凹槽,凹槽深度大于环形嵌装槽的深度,凹槽与所述环状槽腔对应配合,凹槽具有正对所述环状槽腔上槽口的口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轮上轮胎可弹性变形从而达到缓冲减震效果,轮胎外包缓冲腔,使得轮胎具有更好的弹性变形性能,从而达到更好的缓冲减震以及降噪效果;由于箱包上脚轮与地面接触,且其高度较小,地面上石子等杂物容易对脚轮侵袭,缓冲腔采用封闭中空腔设计,轮胎实现对缓冲腔外包,有效避免杂物进入缓冲腔,保证脚轮工作可靠,在轮胎上直接加工出环状槽腔,轮胎具有更好的弹性变形能力,支撑部套在轮毂上并嵌装在环形嵌装槽内实现轮胎可靠装配在轮毂上;缓冲腔分成两个部分,加工方便,而且能保证整个脚轮的整体强度。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有连结凹槽轴向两侧壁的加强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轮毂的机械强度。
优选的,所述环形嵌装槽的槽底设有沿着轮毂周向分布的环形齿状面,所述支撑部的内圆周面为与所述环形齿状面啮合配合的齿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轮胎与轮毂配合更为可靠,防止轮胎与轮毂发生相对自转,保证使用可靠,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环状槽腔内设有若干沿环状槽腔圆周方向分布的、连结环状槽腔两个轴向侧壁和底壁的支撑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轮胎的强度,保证工作可靠。
优选的,所述轮胎的两个胎侧部延伸至正对所述轮毂的轮缘部外圆周侧,轮胎的胎侧部上设有与轮毂上轮缘部一一对应配合的轮缘定位缺槽,所述轮胎的胎侧部套于所述轮毂的轮缘部上,且轮毂上轮缘部嵌装在所述轮缘定位缺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轮胎与轮毂配合更为可靠,在轮胎弹性变形过程中,轮毂的轮缘部对轮胎的胎侧部形成支撑,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包静音脚轮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轮毂-1,环形嵌装槽-11,环形齿状面-111,轮缘部-12,轮胎-2,支撑部-21,齿形面-211,轴向外侧壁-212,延伸部213,衔接壁-2131,胎侧部-22,轮缘定位缺槽-221,缓冲腔-3,环状槽腔-31,槽口-311,支撑体-312,凹槽-32,加强肋-3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道,未经陈建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4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太阳能电池板输出接口
- 下一篇:电力维修监测设备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