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池管理模块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2656.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3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郑华泉;郑益;谢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高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2/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池 管理 模块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池管理模块外壳,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智能蓄电池管理模块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视,对现代文明带来的巨大副作用危机的理解,对将来人类社会工业文明及物质文明的重新定义和认识的改变,人们深刻意识到发展经济必须遵循两大原则: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使用。经过新能源技术与储能技术的大力发展,目前电动汽车、储能电站、后备电源系统等大量使用了蓄电池,需要有电池管理模块对大量的蓄电池进行有效管理。
智能电池是包括了电池与电池管理模块的新型电池,就需要大量的电池管理模块,现有智能电池设计电池管理模块很多都直接固定在电池顶部,实际安装时存在如下缺陷:第一,安装时不能做到统一固定,安装不方便;第二,无法做到跟随电池的一生。同时由于电池厂家电池本身的结构基本固定,这就需要设计一种不改变电池本身主体结构的同时,设计新的外壳使电池管理模块能伴随电池的一生,同时可以灵活安装以及更换电池管理模块。然而,目前的电池外壳还无法实现这一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可以灵活安装以及更换电池管理模块、不会增加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量,也更有利于实际操作的智能电池管理模块外壳。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电池管理模块外壳,其包括外壳本体,外壳本体上设有线孔,所述的外壳本体上还设有用于与电池外壳连接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卡扣件,卡扣件设在外壳本体的一个侧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孔指通讯孔、电源线孔、采集线孔等。
优选地,所述的卡扣件为卡槽或卡块。
优选地,所述的外壳本体上还设有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装置与线孔处于不同平面上。安装固定装置的一侧与电池外壳紧贴,线孔若与固定装置设在同一个平面上,将会对连线带来麻烦。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装置与指示灯处于不同平面上。安装固定装置的一侧与电池外壳紧贴,指示灯若与固定装置设在同一个平面上,将会对观察指示灯带来麻烦。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管理模块外壳,使其可以简单的固定在电池外壳上,可以灵活安装以及更换电池管理模块,不会增加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量,也更有利于实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智能电池管理模块外壳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智能电池管理模块背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智能电池管理模块使用状态图;
图4是实施例2智能电池管理模块外壳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智能电池管理模块使用状态图;
图6是实施例3智能电池管理模块外壳示意图;
图7是用于智能电池组的智能电池管理模块使用状态图;
图8是采用实施例1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外壳与电池组连接关系放大图;
图9是采用实施例2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外壳与电池组连接关系放大图。
示意图中的标注说明:1电池管理模块,2电池,3电池架,4导轨,11外壳本体,12卡槽,13采集通讯孔,14指示灯,15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结合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智能电池管理模块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1,外壳本体上设有采集通讯孔13和指示灯14,所述的外壳本体11上还设有用于与电池外壳连接的卡槽12,卡槽12设在外壳本体11的其中一个侧面,采集通讯孔13设在与设有卡槽12一面垂直的侧面上,指示灯14设在与卡槽12相对的侧壁上。安装时只需要将电池管理模块1上的卡槽12对准设在电池2上的卡块上,然后将相应的采集通讯线插在电池管理模块1上的采集通讯孔13中即可。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高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高特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2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