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1990.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2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威斯特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0256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安全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轿厢,用于多层建筑乘人的运输工具。由于电梯轿厢在建筑物中开设的井道中运行,因此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在电梯出现故障时,电梯轿厢可能出现晃动或振动,导致乘客跌倒受伤。由于乘客处于封闭空间中,一旦电梯停止工作,受伤乘客难以得到及时救治,因此,提高电梯轿厢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电梯轿厢安全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结构,包括轿厢体、弹性防护柱、照明灯、气囊、泄压管和泄压阀;
所述轿厢体包括底板、侧板、顶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侧板的底端,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侧板的顶端,所述底板、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共限定电梯轿厢的乘坐空间;
所述弹性防护柱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弹性防护柱贴靠在所述侧板上,多个所述弹性防护柱等间距设置;
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弹性防护柱的内部,所述泄压管贯穿所述弹性防护柱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泄压管上;
所述照明灯固定在所述顶板上。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由于电梯故障而在电梯轿厢中跌倒的乘客,多是头部受伤。由于电梯轿厢内部空间较小,导致乘客在跌倒时,多数情况下乘客头部会与底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处碰撞,从而导致乘客受伤。为此,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多个弹性防护柱,从而在乘客跌倒时对乘客头部进行防护,避免乘客头部直接与底板或侧板碰撞。为了更好的对乘客头部进行防护,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在弹性防护柱内部设置气囊。在乘客头部与弹性防护柱碰撞时,气囊被压缩,使得气囊中的空气通过泄压管和泄压阀排出,从而进一步对乘客头部进行防护。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照明灯连接;所述照明灯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位于所述固定槽内。
通常,电梯内的照明条件有限,而且电梯内的灯均设置在轿厢顶部,使得乘客低头向下观察时,大部分灯光会被头部遮挡,影响视线。在乘客受伤倒地后,由于视线不佳,影响其他乘客对受伤乘客进行施救。为此,本实用新型中,照明灯通过弹簧固定在顶板上。在需要对受伤乘客进行施救时,可以拉下照明灯,以便于为施救者提供更好的照明。在正常情况下,照明灯位于固定槽内,从而避免照明灯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的底部设置有拉手。
设置拉手,便于拉下照明灯。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防护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弹性防护柱的直径平面贴靠在所述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由于电梯故障而在电梯轿厢中跌倒的乘客,多是头部受伤。由于电梯轿厢内部空间较小,导致乘客在跌倒时,多数情况下乘客头部会与底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处碰撞,从而导致乘客受伤。为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底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弹性防护块,从而在乘客跌倒时对乘客头部进行防护。为了更好的对乘客头部进行防护,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在弹性防护块内部设置气囊。在乘客头部与弹性防护块碰撞时,气囊被压缩,使得气囊中的空气通过泄压管和泄压阀排出,从而进一步对乘客头部进行防护。
2.通常,电梯内的照明条件有限,而且电梯内的灯均设置在轿厢顶部,使得乘客低头向下观察时,大部分灯光会被头部遮挡,影响视线。在乘客受伤倒地后,由于视线不佳,影响其他乘客对受伤乘客进行施救。为此,本实用新型中,照明灯通过弹簧固定在顶板上。在需要对受伤乘客进行施救时,可以拉下照明灯,以便于为施救者提供更好的照明。在正常情况下,照明灯位于固定槽内,从而避免照明灯晃动。
3.设置拉手,便于拉下照明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梯轿厢安全防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0-底板,20-侧板,30-顶板,31-固定槽,32-弹簧,40-弹性防护柱,50-照明灯,51-拉手,60-气囊,71-泄压管,72-泄压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威斯特电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威斯特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1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轿厢通风降噪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梯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