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体后凸成形术穿刺椎弓根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0909.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3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刚;舒钧;林丰;罗文东;王成;杨建义;尹安高;王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赵刚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90/11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俞强 |
地址: | 6501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体后凸 成形 穿刺 椎弓根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体后凸成形术穿刺椎弓根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椎体成形术是当前脊柱外科最常用的微创手术,具有止痛疗效确切,术后患者康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转移瘤等疾病。经椎弓根途径穿刺到达椎体是胸腰椎椎体成形术最常用的穿刺入路,常规采用双侧经椎弓根途径穿刺技术。椎体成形术的特点是接受手术者多为高龄体弱多病患者或恶性肿瘤晚期骨转移患者,身体一般状态较差;手术局麻下进行,患者清醒状态下需要保持俯卧较长时间;整个手术过程需要在C形臂X线机等影像设备的辅助监视下完成,医护人员和患者均有较多量的辐射暴露。
传统的椎体成形术定位穿刺时医生需徒手把持穿刺针,在C形臂X线机的透视监视下进行反复定位,因为缺乏开放手术直视下所暴露的脊柱骨性标志,医生需要经过十数次甚至数十次的X线透视以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和方向,才能经椎弓根准确进针,缺乏引导定位装置导致穿刺存在误差、病人和医务人员辐射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过长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椎体后凸成形术穿刺椎弓根定位装置,其在在C形臂X线机监测下,可根据需要手术的椎体上的滑块标识印记,确定对应的弧形滑槽,移动对应的带标识滑块,得到穿刺位置,并且可以通过滑块中心的圆孔做下标记,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实用、定位精确快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椎体后凸成形术穿刺椎弓根定位装置,包括连接杆、弧形滑槽、带标识滑块,所述连接杆为细小的不锈钢管,两侧连接弧形滑槽,连接杆与弧形滑槽形成的弧度与人体背部椎体可以贴合,弧形滑槽下面有小孔,所述带标识滑块中心有圆孔,安装于弧形滑槽上可滑动,并且带标识滑块安装数量由上往下依次递增,其中左侧弧形滑槽上安装带三角形标识滑块,右侧弧形滑块上安装带正方形标识滑块。
优选的,所述弧形滑槽与连接杆连接形态和弧形滑槽之间的距离均可根据患者椎体的不同而改变。
优选的,所述弧形滑槽下面有小孔,用于与滑块中心的圆孔对应,比滑块上的圆孔略大,便于定位后标记。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弧形滑槽可以用可塑、可形变材料代替。
优选的,所述弧形滑槽可用弧形杆代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连接杆、弧形滑槽、带标识滑块滑块均为不锈钢材料做成,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制作成本低廉。
2、连接杆与弧形滑槽连接形成的弧度与人体背部椎体可以贴合,使得定位穿刺更为精确。
3、在在C形臂X线机监测下,可根据需要手术的椎体上的滑块标识印记数量,确定所在的弧形滑槽,移动对应的带标识滑块,得到穿刺位置,并且可以通过滑块中心的圆孔和弧形滑槽下的圆孔做出定位标记,使得穿刺定位变得简单快捷。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椎体后凸成形术穿刺椎弓根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链接杆,2-弧形滑槽,3-带三角形标识滑块,4-带正方形标识滑块,5-圆孔,6-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椎体后凸成形术穿刺椎弓根定位装置,包括连接杆(1)、弧形滑槽(2)、带标识滑块,所述连接杆(1)为细小的不锈钢管,两侧连接弧形滑槽(2),连接杆(1)与弧形滑槽(2)形成的弧度与人体背部椎体可以贴合,弧形滑槽(2)下面有小孔(6),所述带标识滑块中心有圆孔(5),安装于弧形滑槽(2)上可滑动,并且带标识滑块安装数量由上往下依次递增,其中左侧弧形滑槽(2)上安装带三角形标识滑块(3),右侧弧形滑块上安装带正方形标识滑块(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赵刚,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赵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09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