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倒三轮车的前两轮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9070.2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7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鹏;佗卫涛;王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锐图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8 | 分类号: | B62K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三轮车 轮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三轮车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倒三轮车的前两轮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两个前轮的倒三轮车中,两个前轮具有转向功能,采用方向把的控制形式。目前,市场上的倒三轮的前两轮转向装置,包括连接在支撑架上的立管以及方向柱,所述的支撑架是指车架或者前悬挂等固定旋转机构零部件的固定件,方向柱带动万向节的转向臂对前轮方向进行控制,由于转向臂之间采用万向节连接的,而万向节之间配合需要旋转间隙较大,造成操作间隙大,相应速度慢;另外也有采用类似汽车上的齿条式传递,这种方式虽然旋转间隙小,但操作的动作范围大,通常需要将方向盘操作几圈才能将车轮方向旋转到合适位置,也不适合倒三轮车的方向把形式,所以需要提供一种相应速度快,旋转间隙小的适用于倒三轮车的前两轮转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倒三轮车的前两轮转向装置,解决目前倒三轮车的前两轮转向装置相应速度慢的缺陷,同时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倒三轮车的前两轮转向装置,包括方向柱及连接在支撑架上的立管,还包括第一旋转板、第一转向拉杆、第二旋转板、第一转轴件、左转向臂、右转向臂、左固定座、右固定座,其中,第一转轴件下端设置有安装左转向臂和右转向臂的空腔,第一转轴件上端设固定有第二铰链轴;第二旋转板的前端设置有第三铰链轴,第三铰链轴的下端固定在的支撑架上,第二旋转板的前端可旋转的套接在第三铰链轴的上端;方向柱可旋转的套接在所述的立管内,方向柱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旋转板的一端,第一旋转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轴与第一转向拉杆的前端铰链连接,第一转向拉杆的后端以及第二旋转板后端通过第二铰链轴铰链连接,第一转轴件的空腔内通过第四铰链轴将左转向臂、右转向臂铰链连接,左转向臂通过第五铰链轴与左固定座铰链连接,右转向臂通过第六铰链轴与右固定座铰链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适用于倒三轮车的前两轮转向装置,使用时,偏摆形式的拉杆带动转向臂,转向臂推动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在前轮轮毂上),从而带动前两轮转动,完成转向。
由于采用支撑臂之间的铰链连接取代了万向节连接,支撑臂之间的配合间隙减小,转向相应快,同时,具有铰链连接的支撑臂相对万向节连接的支撑臂的制作成本低,相对也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限定左转向臂的具体结构和具体连接方式,限定所述的左转向臂包括左转向臂本体和左拉杆,右转向臂包括右转向臂本体和右拉杆,通过第四铰链轴将左转向臂本体内端、右转向臂本体内端铰链连接,左转向臂本体外端与左拉杆内端采用可调式轴孔连接,右转向臂本体外端与右拉杆内端采用可调式轴孔连接,左拉杆外端通过第五铰链轴与左固定座铰链连接,右拉杆外端通过第六铰链轴与右固定座铰链连接。由于采用转向臂本体和拉杆分体的方式,方便制作,转向臂本体外端与拉杆内端采用可调式轴孔连接的方式,这种可调式的轴孔连接,可以对左右两边转向臂长度进行适量调节,补偿因制造造成的误差,更有利于安装和调试。这种可调式轴孔连接方式,可以是在转向臂本体外端设置成孔的方式,拉杆设置成轴的方式,轴上部分段设置有螺纹,拉杆穿过转向臂本体外端后,在转向臂本体外端的两端采用外螺母的固定的方式将拉杆和转向臂本体外端位置锁定;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设计,即将转向臂本体外端设置成轴的方式,拉杆设置成孔的方式,也同样能实现技术效果。这种设计简单,能过很方便的进行调节。
进一步,限定固定座的结构和具体连接方式,限定所述的左固定座包括左固定座本体,左固定座本体前端设置有左转向连接台,左转向连接台与左拉杆外端通过第五铰链轴铰链连接,左固定座本体中心向左延伸出安装左前轮的左轮安装轴;所述的右固定座包括右固定座本体,右固定座本体前端设置有右转向连接台,右转向连接台与右拉杆外端通过第六铰链轴铰链连接,右固定座本体中心向右延伸出安装右前轮的右轮安装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适用于倒三轮车的前两轮转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锐图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锐图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9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帝王花精华面膜液
- 下一篇:一种桂花精华面膜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