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过滤结构的唾液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8759.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6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献新;张树林;朱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因精准医疗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A61B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31127 | 代理人: | 吴玮,杨懿 |
地址: | 2016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结构 唾液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标本采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带过滤结构的唾液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唾液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不仅含有各种蛋白质,还含有DNA、RNA、脂肪酸以及各种微生物等。研究发现,血液中的各种蛋白质成分同样存在于唾液中,唾液能反映出血液中各种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因此,就有可能通过唾液的检测来进行疾病的诊断,与采集血液样品相比,唾液采集和唾液检测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且无创,即使在家里也可进行。由此可见,唾液分析技术避免了采血的痛苦及取尿的尴尬,减少了看病者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除此之外,唾液测试可以大大降低血液传染病的发生率。
目前的唾液采集方式是利用棉签、滤芯或一次性纸杯,这些采集工具采集的唾液再提取DNA会混有30%微生物的DNA,为后序测序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新颖由多元酯纤维吸收唾液,并自挤压出唾液和过滤唾液、便于采集、收集、过滤、密封的唾液采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带过滤结构的唾液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唾液采集管、多元酯纤维吸收棉、过滤膜、密封活塞、中间过滤管、压装密封盖及保存液组成,所述的唾液采集管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管,中间过滤管的底部一端密封活塞经由开口处插入唾液采集管,与唾液采集管内的多元酯纤维吸收棉相抵,所述中间过滤管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并贴附有过滤膜,中间过滤管顶部设有压装密封盖,并与其联动。
中间过滤管内安装的过滤膜采用小于0.45ul的亲水滤膜。
所述压装密封盖与中间过滤管顶部可拆卸连接,压装密封盖自挤压中间过滤管和密封采集管。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采用一种新方法将唾液中微生物 DNA和宿主DNA分离:本装置多层结构,多元酯纤维吸收棉吸收唾液后,放置在采集管内不用上专用离心机,用自挤压就可以收集出唾液并且通过过滤膜,过滤掉30%的微生物DNA。过滤后唾液加入保存液可以进行常温运输和保存,能用于DNA检测,降低了测序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多元酯纤维吸收棉、2唾液采集管、3密封活塞、4过滤膜、5中间过滤管、 6压装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唾液采集管、多元酯纤维吸收棉、过滤膜和密封活塞、中间过滤管和压装密封盖及DNA保存液组成,所述的唾液采集管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管,中间过滤管的底部一端密封活塞经由开口处插入唾液采集管,与唾液采集管内的多元酯纤维吸收棉相抵,所述中间过滤管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并贴附有过滤膜,过滤膜位于活塞和中间过滤管底部之间,中间过滤管顶部设有压装密封盖,并与其联动。
中间过滤管内安装的过滤膜采用小于0.45ul的亲水滤膜。
所述压装密封盖与中间过滤管顶部可拆卸连接,压装密封盖自挤压中间过滤管和密封采集管。压装过滤盖直接旋紧在唾液采集管上,起到密封作用。
多元酯纤维吸收棉吸收唾液后,放置在采集管内,用装配好密封活塞和过滤膜的中间过滤管自挤压收集出唾液并且通过过滤膜使微生物DNA和宿主DNA 分离。过滤膜采用孔径小于0.45ul的亲水滤膜制成。
采用一种新方法将唾液中微生物DNA和宿主DNA分离:本装置多层结构,多元酯纤维吸收棉吸收唾液后,放置在采集管内不用上专用离心机,用自挤压就可以收集出唾液并且通过过滤膜,过滤掉30%的微生物DNA。过滤后唾液加入保存液可以进行常温运输和保存,能用于DNA检测,降低了测序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因精准医疗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力因精准医疗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8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