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18699.5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9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叶挺;盛霞;徐田文;蒋国华;周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亦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21/14 | 分类号: | D04B21/14;D04B21/06;D04B1/10;D06M11/83;G09F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幅 环保 数码 直喷 旗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为针织布料中的一种,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的组织结构除了对布面的外观产生影响之外,同时会影响到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整体的透气性、弹力、手感等性能。另外,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的制造材料也会影响其整体的透气性、弹力、手感、挺括性、柔软性等等。并且,上述制造材料和组织结构对于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整体性能的影响往往是交互而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何提供一种遮光效果好、弹力较低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遮光效果好、弹力较低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具有四层经编面料编织而成的结构,层与层之间为交织单丝相互交叉交织结构,第一层为成圈组织、第二层为集圈组织、第三层为成圈组织、第四层为集圈组织,所述第四层表面涂有遮光涂料。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和第三层为化学纤维,第四层为棉纤维。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所述化学纤维为涤纶或者锦纶。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所述化学纤维的纤度为100-120D。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所述化学纤维的孔数为100-120F。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所述第一层中的成圈组织由针盘三角形成,所述第三层中的成圈组织由针筒三角形成。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克重为350-450g/m2。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具有4层结构,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的组织设计,使广告布整体弹力较低,使的布更加笔挺,更适合作为广告布使用,同时第四层表面涂有遮光涂料起到了遮光作用,因此本实施例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遮光效果好、弹力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一种实施方式的组织结构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第一层;2-第二层;3-第三层;4-第四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如图1所示,图中“∧、∨”分别表示针筒三角和针盘三角形成的成圈组织,“︹”表示集圈组织;1具有四层经编面料编织而成的结构,层与层之间为交织单丝相互交叉交织结构,第一层1为成圈组织、第二层2为集圈组织、第三层3为成圈组织、第四层4为集圈组织,所述第四层4表面涂有遮光涂料。
上述实施例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4层结构,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的组织设计,使广告布整体弹力较低,使的布更加笔挺,更适合作为广告布使用,同时第四层4表面涂有遮光涂料起到了遮光作用,因此本实施例的宽幅环保数码直喷经编旗帜布遮光效果好、弹力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1和第二层2和第三层3为化学纤维,第四层4为棉纤维。化学纤维材料成本较低,棉纤维更容易吸附固化遮光涂料,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遮光涂层的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化学纤维为涤纶或者锦纶。
进一步地,所述化学纤维的纤度为100-120D,如100D、120D。D为单位“旦”。
进一步地,所述化学纤维的孔数为100-120F。纤度表示纤维的粗细度,数值越高表示纤维越粗。
孔数表示的意思是每根纤维线含有的单纤维的数量,比如100F就表示每根纤维线含有100根单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1中的成圈组织由针盘三角形成,所述第三层3中的成圈组织由针筒三角形成。
进一步地,克重为350-450g/m2。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亦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亦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86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