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8093.1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3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东;孙胜;黄双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2 | 分类号: | G07B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车场 智能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是基于移动支付功能的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中的汽车越来越多,停车场的交费系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停车场通常使用感应卡停车场管理系统、图像识别停车管理系统或两者的结合。但是,无论是感应卡停车场管理系统还是图像识别停车管理系统,车辆在离开停车场时,仍然需要在出口处停车排队交费,在车辆出入的高峰期极易出现停车场出入口的拥堵情况,而且感应卡系统和图像识别系统提高了系统成本以及维护成本。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目前还有一种技术是将停车场管理系统与移动智能终端上的APP进行通信,车主在离开时,可以预先或者取车过程中在APP中先行通过网络缴纳停车费,从而避免了车辆在停车场出口处的排队交费过程,实现了快速放行。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一个问题,停车费的缴纳是在车辆离开停车场出口之前进行的,如果车主提前进行了停车费的缴纳,但是车主并没有立刻将车辆驶离停车场出口,而是继续在停车场内停放。由于该停车场管理系统并无法控制和识别车主缴费与车辆离开停车场出口之间的时间间隔,因此,有可能会导致停车费的损失以及停车位的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车辆停车费的自动缴纳,实现停车费的准确核算以及停车场出入口拥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停车场入口设备,停车场出口设备,和移动终端;
停车场入口设备,包括第一汽车感应系统,用于感应靠近停车场入口的汽车,并通知服务器;停车场入口设备还包括第一显示屏,用于显示汽车进入停车场入口的时间以及应用下载链接信息;停车场入口设备不包含取卡装置;
停车场出口设备,包括第二汽车感应系统,用于感应靠近停车场出口的汽车,并通知服务器,停车场出口设备还包括第二显示屏,用于显示汽车离开停车场出口的时间;停车场出口设备不包含读卡装置;
服务器,位于停车场控制室内,服务器用于与停车场入口设备和停车场出口设备分别通信连接,服务器接收来自停车场入口设备和停车场出口设备分别发来的通知,并由服务器生成汽车进入时间,离开时间和应用下载链接信息,并将上述信息发送给停车场入口设备和停车场出口设备;上述进入时间,离开时间和应用下载链接信息至少之一为二维码形式;
移动终端,用于与停车场入口设备通讯连接,并接收该进入时间和应用下载链接信息;移动终端还用于与停车场出口设备通讯连接,并接收该离开时间信息;移动终端与停车场入口设备和停车场出口设备通讯连接的方式为摄像头扫码方式;移动终端接收的应用下载链接完成应用的下载,注册和支付绑定,该进入时间自动记录在应用中;或者已经有该应用的移动终端无需再下载,应用将直接将该进入时间进行记录;汽车离开停车场出口后,移动终端上的应用根据该进入时间信息和离开时间信息计算停车费用,并完成自动扣款支付。
优选地,汽车感应系统为压力感应系统、光线感应系统或磁力感应系统。
优选地,显示屏为LCD、OLED。
优选地,该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优选地,停车场入口设备和停车场出口设备还包括灯光照明系统。
优选地,该停车场为地上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第一、在停车场的入口和出口处无需设置取卡和读卡设备,也无需设置摄像装置,节约了成本。
第二、停车费通过移动终端上的支付系统自动缴费,避免了人工交钱、找零钱的时间,提高了通行效率。
第三、停车费的自动缴纳发生在车辆离开停车场的出口之后,解决了提前缴费带来的停车费核算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停车场智能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80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