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变电站远动综合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7420.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5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罡;纪明;周立军;朱辰;周鑫;曹涛;刘雪梅;孟令健;陈妍坤;刘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罡;刘雪梅;孟令健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马倩倩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变电站 综合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器仪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远动综合测试仪。
背景技术
传统变电站调试中,遥测信息核对主要依靠继电保护测试仪、交直流标准源等测试设备实现,遥信点表核对主要依靠保护测试仪、短接开关量等手段实现,测试接线复杂,工作量大,效率低。智能变电站采用光纤网络传输采样值、GOOSE信号,单根光纤中传输信息量大,且二次设备网络化,给智能变电站监控/远动电气量监测、位置状态信息监测校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带来了设备之间虚端子、信号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直观测量等问题,无法同传统变电站一样核对信号及端子连接,特别是缺乏有效快捷的监控、远动校验测试设备。
此外,智能变电站监测信息量非常大,很多遥信信号不可能频繁操作模拟或者根本无法实际模拟,如装置异常、CPU超温报警、接收不匹配等,导致在监控、远动监测信息校核中无法实际测试,给智能变电站日后安全运行和运行维护留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智能变电站远动综合测试仪,以提供一种能直接导入点表,便于快捷、完整的校验智能变电站监控、远动遥测、遥信信号点表正确性,并进行实际测试的综合测试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变电站远动综合测试仪,包括外壳和其内部的电路板,所述外壳上设置分别独立的显示屏、按键、充电口、光串口、光以太网接口、指示灯和SD卡接口;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电路、大规模FPGA电路、键盘电路、电源电路、时钟电路、显示电路、指示灯电路、SD卡电路、DDR内存和ND-FLASH 存储,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大规模FPGA电路、所述键盘电路、所述电源电路、所述时钟电路、所述显示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所述SD卡电路、所述DDR内存和所述ND-FLASH存储电连接,所述大规模FPGA电路分别连接至所述光串口和所述光以太网接口,所述键盘电路连接至所述按键,所述电源电路连接至所述充电口,所述显示电路连接至所述显示屏,所述指示灯电路连接至所述指示灯,所述SD卡电路连接至所述SD卡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芯片为CPU。
进一步的,所述光串口包括分别独立设置的RX串口和TX串口。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DDR内存的规格为DDR3。
进一步的,所述光以太网接口为三组,两对LC接口和一对ST接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变电站远动综合测试仪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变电站远动综合测试仪,设置光以太网接口和光纤串口,可将测试仪与不同的被测设备连接,从而有利于快速完成对各种设备数据的监控和校验。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变电站远动综合测试仪,设置的按键和显示屏,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操作,更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智能变电站远动综合测试仪硬件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罡;刘雪梅;孟令健,未经王罡;刘雪梅;孟令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74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冷散热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弯折板状热超导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