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多桥面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7260.0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4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余同彦;叶星;王嘉伟;黄志华;王明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元丰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4 | 分类号: | B60K37/04;B60K3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桥面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多桥面板总成。
背景技术
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Central Tire Inflation/Deflation System,简称CTI/DS)是指安装在轮式车辆上,由压缩空气气源、控制电路及控制气路、旋转密封气室、轮胎阀以及相应的管路等所组成的一个系统,用于调节和监测轮胎的气压,以满足不同路面对车轮轮胎气压的不同需要,可以极大地提高轮式车辆的松软和泥泞路面上的通过性。
与之对应地,汽车仪表板上也设有相应的面板来控制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动作,通过操作控制面板选择与当前路况匹配的轮胎压力模式。控制面板安装在仪表板上,可显示当前的轮胎压力、选择的模式和系统状态。
通常,汽车面板之间都是通过螺钉紧固件相互固定,固定间隙较大,容易松动,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容易与其它面板形成共振,损坏连接部位,造成维修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稳固的汽车多桥面板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多桥面板总成包括旋钮、按键面板总成及盒体总成,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按键面板总成前面板上,所述盒体总成固定在所述按键面板总成的后端;所述按键面板总成包括按键面板、弹片、螺钉及按键电路板,所述按键面板左右两侧均通过所述螺钉固定有所述弹片;所述盒体总成包括卡子、盒体电路板及盒体,所述盒体电路板通过所述卡子固定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总成用盘头螺钉固定在所述按键面板总成上,所述盒体电路板通过总线与汽车显示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按键面板总成包括铁片,所述铁片设置在所述弹片与所述按键面板的侧壁之间,所述按键面板左右两侧均通过所述螺钉将所述铁片、所述弹片连接至所述按键面板的侧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按键面板内部设置有遮光垫,所述遮光垫设置在所述按键电路板与所述按键面板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按键电路板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所述按键面板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按键面板总成包括显示单元、桥路选择单元、模式选择单元及功能选择单元,所述桥路选择单元、所述功能选择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模式选择单元左右两侧,所述桥路选择单元包括桥选模块、轮选模块及模式模块,所述功能选择单元包括开关键模块、检测模块及保压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汽车多桥面板总成安装简单,通过弹片即可固定在车辆仪表台上,固定间隙小,安装稳固,不易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汽车多桥面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按键面板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盒体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按键面板总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旋钮1、按键面板总成2(其中,按键面板2.1、弹片2.2、沉头螺钉2.3、遮光垫2.4、按键电路板2.5、自攻螺钉2.6、铁片2.7)、盒体总成3(其中,第一盘头螺钉3.1、卡子3.2、盒体电路板3.3、盒体3.4、第二盘头螺钉3.5)、桥路选择单元A、模式选择单元B、功能选择单元C。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多桥面板总成,包括旋钮1、按键面板总成2及盒体总成3,旋钮1设置在按键面板总成2前面板上,盒体总成3固定在按键面板总成2的后端。
请结合参阅图2,按键面板总成2包括按键面板2.1、弹片2.2、沉头螺钉2.3、遮光垫2.4、按键电路板2.5、自攻螺钉2.6及铁片2.7。
按键面板总成2以按键面板2.1为连接基体,按键面板2.1左右两侧依次是铁片2.7、弹片2.2通过沉头螺钉2.3连接。内部依次为遮光垫2.4、按键电路板2.5,按键电路板2.5通过自攻螺钉2.6固定在按键面板2.1上。
请结合参阅图3,盒体总成3包括第一盘头螺钉3.1、卡子3.2、盒体电路板3.3、盒体3.4、第二盘头螺钉3.5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元丰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元丰汽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7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重阻尼卧式电子油门踏板
- 下一篇:一种自动搬运车的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