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扶手的复合布料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4775.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7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碧玉;朱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佳和纺织复合面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15/02;B32B33/00;B32B5/16;B32B15/20;A61K36/9066;A61P39/0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扶手 复合 布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扶手的复合布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布料功能过于单一,仅能够作为保护层去使用,而且不能够方便的进行收卷或展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复合布料。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扶手的布料,包括保健中药粉末层,所述保健中药粉末层的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层、第一网状铝箔层、第一皮革层、以及涂覆于所述第一皮革层的软磁材料层;所述保健中药粉末层的另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二加热层、第二网状铝箔层、以及第二皮革层。
其中,所述第一网状铝箔层和第二网状铝箔层的厚度均为50~200微米。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层和第二加热层的厚度均为250~500微米。
其中,所述第一皮革层和第二皮革层的厚度均设置为1500~3500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保健中药粉末层,所述保健中药粉末层的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层、第一网状铝箔层、第一皮革层、以及涂覆于所述第一皮革层的软磁材料层;所述保健中药粉末层的另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二加热层、第二网状铝箔层、以及第二皮革层。该布料能够通过软磁材料层能够方便的铺设到汽车扶手表层,而且还依靠第一加热层和第二加热层的加热,使得保健中药粉末层快速的挥发,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扶手的复合布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汽车扶手的复合布料,包括保健中药粉末层1,所述保健中药粉末层1的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层2、第一网状铝箔层3、第一皮革层4、以及涂覆于所述第一皮革层4的软磁材料层;所述保健中药粉末层1的另一侧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第二加热层5、第二网状铝箔层6、以及第二皮革层7。
所述保健中药粉末层1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混合而成:桔梗20~40g、蔓荆子20~40g、柏子仁20~40g、姜黄50~85g、白术20~40g、薄荷25~50g、肉桂30~50g、川芎10~35g、羌活30~65g、全当归35~60g、川乌30~65g、益智仁20~55g、五加皮25~50g、防风20~40g、辛荑30~65g、芜荑30~65g、甘草20~40g、菊花25~50g、杜仲25~50g、乌药35~65g、半夏35~65g、附子35~65g、白芍15~45g、藁本30~65g、北细辛30~65g、皂角30~55g、七叶一枝花30~55g、丹参35~70g、金樱子25~55g和山楂25~55g。
上述中药具能够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抵御病毒的侵蚀,起到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
所述第一网状铝箔层3和第二网状铝箔层6的厚度均为50~200微米。
所述第一加热层2和第二加热层5的厚度均为250~500微米。
所述第一皮革层4和第二皮革层7的厚度均设置为1500~3500微米。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复合布料,能够通过软磁材料层能够方便的铺设到汽车扶手表层,而且还依靠第一加热层和第二加热层的加热,使得保健中药粉末层快速的挥发,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佳和纺织复合面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佳和纺织复合面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4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