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1624.4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4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龙;潘晓虹;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子龙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负压吸引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中,在做肠道手术时,肠道内的一些脏物会流进腹腔内,这时需要通过将引流管插入到腹腔内,然后通过负压吸引管与引流管连接,通过真空抽取泵将腹腔内的脏物吸出,防止腹腔内感染,在抽取时,由于真空抽取泵在抽取时,会使腹腔形成真空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将负压吸引管能针扎破,在此处用胶布缠上一根针头,使空气能通过此处进入到负压吸引管内,避免腹腔真空,但这种方法使得负压吸引管不能重复利用,清洗时不方便,因此,针对此缺陷,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重复利用且清洗方便的负压吸引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压吸引管,包括有管本体,所述的管本体上设有与引流管连接的连接端及与真空泵连接的抽取端,所述的管本体上设有与管本体导通的空气输入管,该空气输入管与管本体连接的另一端上设有空气输入口,所述的空气输入管内设有分子塞,所述的管本体内设有单向阀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吸引管上设置了一个空气输入管,在使用真空泵抽取腹腔内的东西时,空气输入管由于与负压吸引管导通,所以空气会通过空气输入管进入到负压吸引管内,使腹腔内不能产生真空,空气输入管内设置了分子塞之后,空气能从分子塞进入负压吸引管内,但腹腔内的脏物不能从空气输入管出来,而单向阀的设置则是腹腔内的东西吸出去后,吸出去的东西则不会再次落入到腹腔内,总体抽取方便,设计合理,这样设置后,负压吸引管的管体不需要用针头刺破,使得负压吸引管能重复利用,所以在清洗时,为一个完整的管体,清洗也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空气输入管包括有与管本体固定连接的连接管及设置空气输入口的输入管,所述的连接管与输入管通过连接头连接,所述的连接头内设有与输入管及连接管分别导通的连接腔,所述的分子塞置于连接腔内,分子塞与连接腔之间设有限位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头的方式将连接管与输入管连接,这样方便放置分子塞,而限位件的设置则是防止分子塞脱落。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头与输入管连接的一端内设有与输入管及连接腔导通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腔的直径大于连接管道的直径促使连接腔与连接管道形成限位台阶,所述的分子塞处于连接腔内并与限位台阶抵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子塞抵触在限位台阶处,真空泵在抽取时,气压会促使分子塞一直朝向输入管的方向用力,抵触在限位台阶处,这时分子塞就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向阀组件包括有单向阀座、弹簧及钢珠,所述的管本体包括有与引流管连接的吸引连接管及与真空泵连接吸引抽取管,所述的吸引连接管与吸引抽取管通过单向阀座连接,所述的单向阀座内设有单向阀腔,所述的单向阀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吸引连接管导通的第一单向阀口及与吸引抽取管导通的第二单向阀口,所述的钢珠设于单向阀腔内的第一单向阀口处,所述的弹簧设于单向阀腔内一端与单向阀腔壁连接,另一端与钢珠抵触连接并可促使钢珠将第一单向阀口开启或密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真空泵在抽取时,气压会向吸引抽取管方向用力,这时钢珠会将第一单向阀口打开,腹腔内的脏物抽取,真空泵停止时,弹簧会促使钢珠将第一单向阀口密封,这时抽取吸引抽取管的脏物则不会返流,保证腹腔内不受脏物感染。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单向阀座与吸引连接管及吸引抽取管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的设置是保证吸引抽取管及吸引连接管与单向阀座的密封,保证抽取时不会脏物及气体不会泄露。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头分别与连接管及输入管连接的外端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管及输入管分别与连接头的连接处内表面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连接头可以更换,分子塞也可以更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头与连接管及输入管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防止脏物及气体泄露。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子龙,未经张子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16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雾化给药的高压氧舱吸氧面罩
- 下一篇:医用管道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