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吸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1503.X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4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娜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33 | 代理人: | 刘俊玲 |
地址: | 421005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指一种吸引器,用于吸除在手术中在患者体内存在的如积血、渗出物、脓液、积液、吸痰或羊水等物质。
背景技术
已知,吸引器主要用于将手术中的如出血、渗出物、脓液、积液、吸痰或羊水等物质从患者体内吸除,目前,吸引器多以电动为主,其一般包括产生吸力的主机及导管,将导管的口部对准需要吸除的物质,然后通过主机调整吸力,将需要吸出的物质吸出,然而由于主机及导管的重量、体积均较大,因此移动十分不便,在手术过程中,对医务人员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除此之外,也有手动的便于携带的吸引器,但由于结构问题,造成很多时候需要两手操作,使用十分不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的吸引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的手持式吸引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吸引器,包括:
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
气道,所述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气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嘴;
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第二腔室内壁紧密相接;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外,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并与所述活塞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塞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相邻的设置在一壳体中,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设置用于限制所述活塞移动的止挡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腔室中设置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抵接,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腔室的侧壁内侧抵接,所述第二腔室设置有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腔室上设置供所述活塞杆插入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密封胶圈。
作为优选,所述气道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连通处设置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有气囊,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气囊采用可回弹的软体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的底部连接储料盒。
作为优选,所述储料盒与所述气囊可拆卸连接,所述气囊底部设置排液阀。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之外的一端设置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吸引器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式吸引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单手握持,所吸出的物质存放在可拆卸的存放容器中(如,气囊、储料盒等),干净卫生,占用空间小,方便清洁处理,可以根据需要掌握吸力,避免因吸力过大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腔室 11-通孔 12-密封胶圈 2-第二腔室 21-止挡部 22-回位弹簧 23-气孔 3-气道 4-吸嘴 5-活塞 6-活塞杆 7-气囊 71-排液阀 8-储料盒 1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娜,未经蒋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1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位旋转的半球形摄像机
- 下一篇:一种排水管道维护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