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口用套管自动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0142.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清;李艳芬;苗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地龙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34 | 分类号: | B29C63/34;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成运 |
地址: | 301600 天津市滨海高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口 套管 自动 紧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预制直埋保温管护层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口用套管自动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供热管道铺设中,需要对供热管道连接的裸露钢管部位进行接口保温,接口部位的外护层一般由热熔套管和管道的外护管热熔而成,因此需要将热熔套管和管道的外护管紧密贴合,实际操作中,热熔套管一般由人工套装在管道外壁上后手工进行热熔套管和管道外护管的贴合紧固,再进行电热熔作业,该工作方式由于是人工操作很难保证热熔套管和外护管的贴合度和在热熔粘接时需要给定的一定压力,进而造成热熔处的熔接质量得不到保证,经常发生接口保温施工的质量事故,造成管线接口处的渗漏、开裂等施工缺陷,使预制直埋保温管内的聚氨酯保温层碳化失效,影响整条管线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接口用套管自动紧固装置,实现自动热熔套管自动套装作业并保证热熔套管和管道间贴合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接口用套管自动紧固装置,包括固定架、紧固带和水平设置的轴,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支架,所述轴转动设置在支架上,所述轴轴表面开设有长条孔,所述长条孔长边方向和轴中心线方向同向,该长条孔中心线和轴中心线相交,所述紧固带穿出长条孔后套装在轴上,该紧固带呈环状设置,所述轴的一端设有动力连接结构;
所述固定架设有热熔套管通过槽,该热熔套管通过槽和轴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轴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套装有一齿轮,其中一个齿轮上的齿和另一个齿轮上的齿对应设置,所述支架和齿轮间设有锁定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推送端设有U型锁杆,所述U型锁杆的两个端部分别和两个齿轮正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和轴同向设置,且该导向杆和热熔套管通过槽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连接结构为开设在轴端面的方形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为底面向上弯曲的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和钢管轴表面对应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接口用套管自动紧固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接口用套管自动紧固装置中,在轴上开设有长条孔,紧固带通过长条孔套装在轴上,使用时,将热熔套管套装在管道上,且该热熔套管的开口向上,然后将紧固带套装在热熔套管上,通过转动轴使紧固带缠绕在轴表面,紧固带在缠绕过程中对热熔套管逐渐施加外力,并最终将热熔套管紧贴在管道上,实现热熔套管和管道极高的贴合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接口用套管自动紧固装置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接口用套管自动紧固装置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接口用套管自动紧固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接口用套管自动紧固装置中轴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架; 2-齿轮; 3-轴;31-长条孔;
32-动力连接结构;4-U型锁杆;5-导向杆;6-支架;
7-气缸; 8-紧固带。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地龙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地龙管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01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PE隔板的辊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FDM3D打印机水平液柱辅助调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