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冷型盘式刹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9116.2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9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郑辉华;郑余雪;金万夫;金秋兰;郑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固(江苏)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5 | 分类号: | F16D55/225;F16D65/853;F16D65/18;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水冷 型盘式 刹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式刹车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水冷型盘式刹车器。
背景技术
盘式刹车以静止的刹车碟片,夹住随轮胎转动的刹车碟盘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的刹车装置,当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总泵内的活塞会被推动,而在刹车油路中建立压力,压力经由刹车油传送到刹车卡钳上之刹车分泵的活塞,刹车分泵的活塞在受到压力后,会向外移动并推动制动块去夹紧刹车盘,使得制动块与刹车盘发生磨擦,以降低车轮转速,好让汽车减速或是停止,盘式刹车器的制动效果较好,散热性能也不错,但是没有配备专门的散热机构,一般都是利用通风孔来进行自然风冷,但是风冷散热只能满足短时间的散热要求,一旦工作时间过长,风冷散热的作用就微乎其微,而高温则会影响刹车器的工作效果,进行影响驾驶安全,其它的散热方式则耗能高,污染大,不利于环境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冷型盘式刹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风冷散热效果差,其它散热方式耗能高,污染大,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冷型盘式刹车器,包括液压制动活塞、制动钳、制动盘和循环水冷机箱,所述制动盘包括通风孔、法兰盘和防尘罩,且制动盘中间设有通风孔,所述制动钳固定在制动盘侧面上端,且制动钳由观察口、制动钳卡销、摩擦片和固定孔构成,所述制动钳侧面的外表面固定有摩擦片,且制动钳中部设有观察口,所述摩擦片安装在制动钳两端,且液压制动活塞固定在制动钳一端,所述液压制动活塞由制动活塞壳体、制动活塞、活塞缸和放气口构成,所述制动活塞壳体内部安装有活塞缸,且活塞缸内部固定有制动活塞,所述液压制动活塞的一端固定有进油阀,且进油阀的一端固定有进油管,所述液压制动活塞上端固定有循环水冷机箱,且循环水冷机箱内部安装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内部固定有制冷器,且冷凝室通过一端的蒸汽进管与制动活塞壳体相连接,所述冷凝室下端固定有节流管,且冷凝室通过节流管与节流阀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制动活塞下端设有放气口。
优选的,所述摩擦片上方设有固定孔,且两端的固定孔之间通过制动钳卡销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制动盘中间固定有法兰盘,且法兰盘中间固定有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节流阀通过下端的下水管与制动活塞壳体相连接,且下水管中部固定有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循环水冷技术,循环水冷机箱内部安装有冷凝室和冷凝器,同时制动活塞壳体内部装有制冷用水,两者相配合,可以对盘式刹车器的液压制动活塞和摩擦片进行连续的散热工作,提高了盘式刹车器的散热效果,保障了盘式刹车器的制动性能,提高了盘式制动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同时水冷方式能耗低,效果好,并且绿色环保,不仅节约了能源,同时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压制动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冷机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油管;2-进油阀;3-液压制动活塞;4-制动活塞壳体;5-通风孔;6-制动钳;7-观察口;8-制动钳卡销;9-摩擦片;10-制动盘;11-法兰盘;12-固定孔;13-防尘罩;14-制动活塞;15-活塞缸;16-放气口;17-循环水冷机箱;18-蒸汽进管;19-制冷器;20-冷凝室;21-节流管;22-节流阀;23-控制阀;24-下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固(江苏)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圣固(江苏)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9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配置的智能化流程导航方法
- 下一篇:共享车辆的支付方法、终端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