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气囊神经监测导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8180.9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8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孙辉;刘晓莉;王铁;余少恒;唐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辉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B5/0488;A61B5/0492;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宛文鸣,王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神经 监测 导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气囊神经监测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外科手术等操作中的关键医疗器械,直接用于患者体内,对手术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发展出多种气管插管,部分产品虽然兼具术中神经监测功能,但因紧靠单气囊固定,监测导管定位不牢,导致监测信号不稳定,无法及时发现神经功能损伤,肌电评估缺乏科学性,以至医生无法做出准确判定,最终影响手术和治疗效果。
本案针对现有上述不足,进行综合考量而设计一种高性价比的双气囊神经监测导管,集神经监测和气管插管为一体;在可视喉镜下插入气道,双气囊保证记录电极与声带准确接触后,有效固定;电极导线与术中神经监测系统界面盒连接,形成信号刺激端环路,应用探针刺激神经,形成神经冲动并传导至声带产生肌电信号,监测电极接受并记录肌电信号,及时准确、稳定连续,便于对神经识别定位及功能保护。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综合性能强、功能丰富、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效率高、使用安全、方便可靠、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与监测科学性、能够缩短外科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以及医生的劳动强度的双气囊神经监测导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气囊神经监测导管装置,由插管、远端定位气囊、定位标记、监测电极、电极导线、远端气囊充气管、远端气囊充气阀、插管接头、螺纹钢丝衬、近端定位气囊、近端气囊充气管以及近端气囊充气阀组成,其中的插管、插管接头依次分别设置于导管体两端,所述远端气囊充气阀通过远端气囊充气管对应连接远端定位气囊,所述近端气囊充气阀通过近端气囊充气管与近端定位气囊连接;所述监测电极连接电极导线并且通过该电极导线与术中神经监测系统界面盒相连;
所述远端定位气囊与近端定位气囊之间的导管体上设置定位标记,导管体带有螺纹钢丝衬,所述监测电极由电极钢丝或银浆电极组成,螺纹钢丝衬外围的电极钢丝外端穿过导管体上的气孔,电极钢丝尾部通过电极导线与带插头的导线相接并且与神经监测系统相连,组成信号接收环路。
相应地,所述监测电极在定位标记位置处裸露3cm。
所述银浆电极印刷在插管的四个凸面上,若监测电极由银浆电极组成,则插管不具有螺纹钢丝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气囊神经监测导管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⑴具备神经监测及气管插管功能,远端气囊充气避免在可视喉镜下插管记录电极与声带准确接触后向外移位(过浅),近端气囊充气避免监测导管向气道深处移位(过深),双气囊协同固定避免导管旋转,有效保证记录电极与声带肌稳固接触,精确接收肌电信号;保证患者气道通畅,以满足氧气及麻醉药供给;监测支配声带神经的功能;
⑵监测导管电极导线与神经监测系统界面盒连接,形成信号接收端环路,应用探针刺激神经,形成神经冲动并传导至声带产生肌电信号,定位标记处的监测电极接受并记录肌电信号,实现术中神经监测,灵活、可控、即时、连续,便于对神经识别定位及功能保护,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生劳动强度和患者医疗成本;
⑶可根据需要可将不锈钢丝电极改成银浆印刷在气管插管的表面相应位置做电极,取代不锈钢丝电极,喷涂在气管插管表面做成如附图的凸形,以便使印刷的银浆电极能更好地接触声带。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双气囊神经监测导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的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2-2是图1的B-B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双气囊神经监测导管装置的产品外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双气囊神经监测导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双气囊神经监测导管装置的产品外形示意图。
图中:
1、插管;2、远端定位气囊;3、定位标记;4、监测电极;5、电极导线;6、远端气囊充气管;7、远端气囊充气阀;8、插管接头;9、螺纹钢丝衬;10、近端定位气囊;11、近端气囊充气管;12、近端气囊充气阀;13、电极钢丝;14、气孔;15、银浆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辉,未经孙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8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投影图像水平校正装置
- 下一篇:双目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