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ICC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7265.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2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冯二艳;陈文静;罗书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淮安仁慈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icc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套,具体涉及一种PICC保护套。
背景技术
PICC是有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临床。 但是维护及固定不当会导致脱管、断管、感染等情况发生,对患者造成经济及身体上的损害。现在临床上对PICC导管的固定方法不一,无专用保护套,PICC置管术后,仅能以弹力网套、丝袜、护腕等加压固定,外置导管处胶带易脱落,固定效果不佳。同时临床上现有的固定工具材质不一,病人在使用过程中舒适度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PICC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ICC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棉布裁剪成长方形的袖护、缝制在袖护上方左侧的第二固定带、缝制在袖护下方右侧的第一固定带、缝制在袖护上方右侧的第二魔术贴母面、缝制在袖护下方左侧的第一魔术贴母面、袖护中间设置的可视窗、可视窗左侧袖护上设置的卡槽、可视窗上方的袖护上设置的用于放置导管的锁眼、锁眼上方袖护上设置的用于固定导管的固定扣、固定扣上方袖护上设置的透明袋、第一固定带背面设置的第一魔术贴公面、第二固定带背面设置的第二魔术贴公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视窗的尺寸为50mm×7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槽的尺寸为20mm×4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扣采用色丁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袖护背面设置有软质保护套。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ICC保护套,结构简单,带有用于观察置管处的可视窗,并通过色丁固定扣将导管固定在袖护上,固定效果好,不易脱落,患者使用的舒适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袖护、2-第一固定带、3-第二固定带、4-第一魔术贴母面、5-第二魔术贴母面、6-可视窗、7-卡槽、8-锁眼、9-固定扣、10-透明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ICC保护套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PICC保护套,包括由棉布裁剪成长方形的袖护1、缝制在袖护1上方左侧的第二固定带3、缝制在袖护1下方右侧的第一固定带2、缝制在袖护1上方右侧的第二魔术贴母面5、缝制在袖护1下方左侧的第一魔术贴母面4、袖护1中间设置的可视窗6、可视窗6左侧袖护1上设置的卡槽7、可视窗6上方的袖护1上设置的用于放置导管的锁眼8、锁眼8上方袖护1上设置的用于固定导管的固定扣9、固定扣9上方袖护1上设置的透明袋10、第一固定带2背面设置的第一魔术贴公面、第二固定带3背面设置的第二魔术贴公面;所述的可视窗6的尺寸为50mm×70mm;所述的卡槽7的尺寸为20mm×40mm;所述的固定扣9采用色丁材质制成;所述的袖护1背面设置有软质保护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淮安仁慈医院),未经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淮安仁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72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管
- 下一篇:医用T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