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向三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7084.2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7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鹏;佗卫涛;王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锐图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5/05 | 分类号: | B62K5/05;B62K5/06;B62K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三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前面设置两个转向轮,后面设置一个驱动轮的反向三轮车。
背景技术
倒三轮车是前轮具有左、右各一轮,后轮具有一轮的三轮车,其中,两个前轮具有转向功能,而后轮具有驱动功能。目前,市场上的倒三轮车支撑结构包括车架、前两轮固定架、后平叉,所述车架,包括车架后段、车架中段、车架前段,所述的车架前段固定连接前两轮固定架,车架后段活动连接后平叉,前两轮固定架固定在前面两个车轮上,后中心独减震上端铰链固定在车架上,后中心独减震下端铰链固定在后平叉上,但由于车架和前两轮固定架采用的不同,造成整个倒三轮车的支撑结构不合理,存在前悬架结构分散不集中,倒三轮车车架前段的空间布置小的缺陷;另外,市场上的倒三轮的前两轮转向装置,包括连接在支撑架上的立管以及方向柱,所述的支撑架是指车架或者前悬挂等固定旋转机构零部件的固定件,方向柱带动万向节的转向臂对前轮方向进行控制,由于转向臂之间采用万向节连接的,而万向节之间配合需要旋转间隙较大,造成操作间隙大,相应速度慢;另外也有采用类似汽车上的齿条式传递,这种方式虽然旋转间隙小,但操作的动作范围大,通常需要将方向盘操作几圈才能将车轮方向旋转到合适位置,也不适合倒三轮车的方向把形式,所以需要提供一种相应速度快,旋转间隙小的适用于倒三轮车的前两轮转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倒三轮车支撑结构,解决目前前悬架结构分散不集中,倒三轮车车架前段的空间布置小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向三轮车,包括支撑机构和转向装置,其中,支撑机构包括车架、前两轮固定架、后平叉;转向装置包括包括方向柱及连接在支撑架上的立管,所述车架,包括车架后段、车架中段、车架前段,所述的车架前段固定连接前两轮固定架,车架后段活动连接后平叉,前两轮固定架固定在前面两个车轮上,后中心独减震上端铰链固定在车架上,后中心独减震下端铰链固定在后平叉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驻车锁止装置,驻车锁止装置控制固定前固定架的左右摆动;所述车架的后段包括左后上横管、左后斜后竖管、右后上横管、右后斜后竖管;所述车架的中段包括左中上横管、左中斜后竖管、左中下横管、左中斜前竖管、右中上横管、右中斜后竖管、右中下横管、右中斜前竖管;所述车架前段包括左前斜竖管、左前横管、右前斜竖管、右前横管;其中,左后上横管平滑连接左后斜后竖管后再平滑连接左中上横管再连接左前斜竖管再连接左前横管,左中下横管的前端与左中斜前竖管连接,左中下横管的后端与左中斜后竖管连接,左中斜前竖管与左前斜竖管连接,左中斜后竖管与左中上横管连接;右后上横管平滑连接右后斜后竖管后再平滑连接右中上横管再连接右前斜竖管再连接右前横管,右中下横管的前端与右中斜前竖管连接,右中下横管的后端与右中斜后竖管连接,右中斜前竖管与右前斜竖管连接,右中斜后竖管与右后上横管连接;左后上横管、左后斜后竖管和右后上横管、右后斜后竖管之间形成的平行架之间连接有后中心独减震的上连接件,后中心独减震的下连接件设置在后平叉上,后平叉活动连接在左中上横管和右中上横管之间;左前横管、左前斜竖管和右前横管、右前斜竖管之间形成的平行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方向立管固定架,方向立管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立管;所述的前两轮固定架,包括左固定座、右固定座,左固定座固定在左前轮的轮毂上,右固定座固定在右前轮的轮毂上,还包括有连接在车架主体前端的前悬架以及支撑臂组合,所述的前悬架包括中部设置有安装横置前减震的空腔、前上部设置的前上空腔、前下部设置的前下空腔、后下部设置的后下空腔;前悬架的前上空腔和前下空腔之间左边设置有左限位块,前上空腔和前下空腔之间右边设置有右限位块;支撑臂组合包括左上支臂、右上支臂、左下支臂前臂、右下支臂前臂、左下支臂后臂、右下支臂后臂,其中,左上支臂内端和右上支臂内端通过第一销轴铰链连接安装在前上空腔内;左下支臂前臂内端和右下支臂前臂内端通过第二销轴铰链连接安装在前下空腔内;左下支臂后臂内端和右下支臂后臂内端通过第三销轴铰链连接安装在后下空腔内;左上支臂设置在左限位块的上部,左下支臂前臂之间设置在左限位块的下部,右上支臂设置在右限位块的上部,右下支臂前臂设置在右限位块的下部;左上支臂、左下支臂前臂、左下支臂后臂的外端铰链连接在左固定座上;右上支臂、右下支臂前臂、右下支臂后臂的外端铰链连接在右固定座上;在左下支臂前臂和左下支臂后臂之间设置有前减震左连接件,在右下支臂前臂和右下支臂后臂之间设置有前减震右连接件,前减震左边与前减震左连接件连接,前减震右边与前减震右连接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锐图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锐图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70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兰花精华面膜液
- 下一篇:一种郁金香花精华面膜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