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6403.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5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孔钊;刘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28 | 分类号: | A47L9/28;A47L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常用于家庭或是工作场所的清洁,一般都是使用交流电进行供电的,但由于交流供电需要电线连接电源,这就使得其在移动使用时,会有些不便。这种不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动距离会受到电线长度的限制,二是电线会对其移动造成干扰。对此,业界推出了直流供电或者交直流供电的吸尘器,其采用电池包供电,不需要外接电源线。
但是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是会发热的,尤其是大功率的电池包,其发热量是巨大的,若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例如,若操作者不注意,触摸到电池包上,可能会对其造成烫伤,又或者,电池包的发热会对其周围的吸尘器壳体造成损坏。
因此,确有必要来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吸尘器,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其电机工作时能够产生冷却气流对其使用的电池包进行散热处理。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尘器,其内置有电机。其还包括由所述电机驱动产生吸尘气流的吸尘叶轮、由所述电机驱动产生冷却气流的冷却叶轮、引导所述吸尘气流的吸尘气流通道、引导所述冷却气流的冷却气流通道以及向所述电机供电的电池包。其中所述吸尘气流通道和所述冷却气流通道相互独立,所述电机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冷却气流通道内,并且所述电池包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冷却气流通道内。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冷却气流通道包括相对独立的冷却气流入口和冷却气流出口;所述冷却气流通道还包括设在所述冷却气流入口和冷却气流出口之间的至少一个气流集中区。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冷却气流通道包括气流导向壁,所述气流导向壁围合形成所述气流集中区。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气流导向壁在所述气流集中区的上游形成过风面积减小的第一气流通过口。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气流导向壁在所述气流集中区的下游形成过风面积减小的第二气流通过口。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电池包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气流集中区内。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电机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气流集中区内。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电池包靠近所述气流集中区设置。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气流集中区包括第一气流集中区和第二气流集中区,所述电机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集中区内,所述电池包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气流集中区内。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第一气流集中区与所述第二气流集中区串联或并联设置在所述冷却气流入口和冷却气流出口之间。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吸尘叶轮与所述电机的转子旋转轴第一端连接,所述冷却叶轮与所述电机的转子旋转轴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在所述冷却气流通道中,所述电池包在所述电机的上游。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在所述冷却气流通道中,所述电池包在所述电机的下游。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尘器,其内设置有电机驱动的冷却叶轮,进而在所述电机工作时,通过所述冷却叶轮产生冷却气流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散热,如此使得所述电池包在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能够迅速的被所述冷却气流带走,从而能够降低所述电池包的表面温度,消除了所述电池包发热带来的安全隐患。
2.在冷却气流通道内设置由气流导向壁构成的气流集中区,能调整通过电池包和电机的冷却风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电池包和风机的特点设计气流导向壁的构型,合理分配通过电池包和通过电机的冷却风量,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吸尘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尘器,其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却气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吸尘器,其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却气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中的标号说明:
吸尘气流通道1 冷却气流通道 2
气流导向壁21冷却气流入口 231
冷却气流出口232 气流集中区 24
电机3 吸尘叶轮 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64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简单的给煤机密封盒
- 下一篇:大丽轮枝菌的致病基因、蛋白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