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行驶状态智能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5832.3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4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博 |
主分类号: | B60Q1/44 | 分类号: | B60Q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7 | 代理人: | 郭鸿雁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行驶 状态 智能 警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行驶状态智能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追尾是最常见的道路交通事故之一,有效防范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可以减少车主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使得道路交通会更加通畅、能源消耗也将有效降低。对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行的汽车制动尾灯提示系统,都是驾驶员用脚踩刹车时,制动提示尾灯开始工作,发出红色警示灯光。后方车辆驾驶人员看到制动红灯亮起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在发生交通追尾事故时,通常是前方车辆驾驶员发现交通状况,将脚放在刹车板上准备刹车而未刹车,此时,没有任何提示信息,后方车辆由于视野受限,前方车辆刹车尾灯还未提示,故照常行驶。当前方车辆紧急刹车时,后方车辆往往反应不急容易造成两车追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行驶状态智能警示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行驶状态智能警示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高,能有效预警车辆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行驶状态智能警示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多个LED灯组,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和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汽车内部,所述每个LED灯组安装在车尾部分,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模数转换器、微控单元、定时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微控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微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定时器的输入端,所述定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每个所述LED灯组。
进一步,所述每个LED灯组下面贴有车辆行驶状态标签。
进一步,所述车辆行驶状态标签至少包括:加速、减速、匀速、停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行驶状态警示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多个LDE灯组,采用该结构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并且稳定性高,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汽车行驶加速度来判断汽车处于加速还是减速或者匀速状态,并通过安装在车尾部分的LED灯组线性显示的不同刹车力度状态来警示后方车辆,及时做出判断,大大提高了后方车辆的安全,有效减少汽车追尾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行驶状态警示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行驶状态警示装置结构图。
具体的:1、加速度传感器;2、模数转换器;3、微控单元;4、定时器;5、LED灯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行驶状态智能警示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1、控制模块6、多个LED灯组5,加速度传感器1和控制模块6安装在汽车内部,每个LED灯组5安装在车尾部分。
其中,控制模块6包括模数转换器2、微控单元3、定时器4,加速度传感器1的输出端连接模数转换器2的输入端、模数转换器2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单元的输入端,微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定时器4的输入端,定时器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每个LED灯组5。
每个LED灯组5下面贴有车辆行驶状态标签,优选地,车辆行驶状态标签包括:加速、减速、匀速、停车,需要说明的是,车辆行驶状态标签并不限于上述示例,上述示例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博,未经董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58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