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上盖及其烹饪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05357.X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金延东;陆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及其 烹饪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上盖及其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为提高电饭煲内锅中的加热均匀性,目前现有的一类电饭煲产品中,采用平面结构的内盖,内锅中上升的蒸汽碰触内盖后在内锅中产生有效地循环热对流,从而提高内锅中的加热均匀性;而在传感器的布局上,现有的在此类电饭煲仍沿用传统的设计思路,基本仅考虑上盖的外观一致性来设置传感器的位置,但是对于该方案中蒸汽做定向流动的情况而言,若传感器的位置设计不恰当容易导致传感器的测量值偏离真实值过大,即传感器测量准确度过低的情况,这使得电饭煲整体的控制精度降低而影响到电饭煲对食物的烹饪口感,从而降低了电饭煲的市场竞争力。
因而,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种改进型上盖及其烹饪器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上盖,用于烹饪器具,包括:
内盖,所述内盖上设置有检测孔以及蒸汽出气孔,所述内盖的上表面形成围绕所述检测孔的蒸汽引导台阶,
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贯穿检测孔后伸入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
所述述蒸汽引导台阶包括第一底面板,所述第一底面板的上表面形成连续的内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引导台阶还包括与第一底面板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面由所述内盖的上表面朝向第一底面板方向延伸形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面板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弧面的圆心位于所述内盖的上表面的一侧或者位于所述内盖的下表面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弧面的最高点距离所述内弧面的最低点的距离为1-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盖的下表面整体形成连续的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弧面的最高点距离所述弧面的最低点的距离为8-1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弧面与所述内盖的弧面的弧度相同或者不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弧面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若干凸点。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改进型上盖,其中烹饪器具可以为电压力煲,电饭煲以及炖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内盖上设置蒸汽引导台阶,使得位于蒸汽引导台阶处的检测元件能实时检测出蒸汽的温度,相对于没有设置蒸汽引导台阶的内盖,检测精度提高了,另外地,同时将蒸汽引导台阶的底面设置为弧面结构,使得蒸汽在蒸汽引导台阶处有一个收拢效果,检测精度进一步提高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一种改进型上盖,用于烹饪器具,包括:内盖100,所述内盖上设置有检测孔110以及蒸汽出气孔120,所述内盖的上表面形成围绕所述检测孔的蒸汽引导台阶130;检测元件200,所述检测元件贯穿检测孔110后伸入烹饪器具的烹饪腔内;所述述蒸汽引导台阶130包括第一底面板1301,所述第一底面板1301的上表面形成连续的内弧面。
另外,其中内盖100还包括将整个内盖装配的内盖固定件140,以及嵌套设置于内盖上的密封圈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53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可穿戴式充电宝
- 下一篇:一种基于PIC单片机控制技术的智能充电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