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级四区合体高效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4313.5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2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全勇;陈茂兵;季飞;郭长仕;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玺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级四区 合体 高效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级四区合体高效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计划(2014—2020年)》,是“十二五”期间对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求的第三次提升。《行动计划》要求:东部地区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Nm3),中部地区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支持同步开展大气污染物联合协同脱除,减少三氧化硫、汞、砷等污染物排放。
计划出台以来,超低脱硫领域涌现多种脱硫技术,主要有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等。但是单塔双循环技术运行复杂,造价高昂,且可靠性不高;双塔双循环技术相对成熟,却也存在设备多、占地广、造价高等问题,尤其对脱硫改造升级项目,适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级四区合体高效脱硫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级四区合体高效脱硫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设在装置本体上的烟气进口,烟气出口,设在装置上部的喷淋区,设在装置下部的浆液,设在装置本体底部的吸收剂进料口、副产品排出口、氧化空气进口,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一级脱硫循环系统和二级脱硫循环系统,所述一级脱硫循环系统包括一级浆液池、一级喷淋区,所述二级脱硫循环系统包括二级浆液池、二级喷淋区,所述一级浆液池和二级浆液池之间通过浆液池隔板隔开,一级喷淋区和二级喷淋区之间通过喷淋区隔板隔开,一级喷淋区和二级喷淋区顶部分别设有与一级浆液池和二级浆液池通过泵体管道连接的一级喷淋层和二级喷淋层,二级浆液池的液位均高于一级浆液池的液位,一级喷淋区和二级喷淋区之间位于喷淋区隔板顶部设有烟气通道,烟气进口设在一级喷淋区和一级浆液池之间的塔体侧部,烟气出口设在二级喷淋区顶部,一级浆液池和二级浆液池均设有吸收剂进料口和氧气空气进口管,所述一级浆液池和二级浆液池之间之间位于浆液池隔板上部设有溢流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氧气空气进口管水平设在一级浆液池和二级浆液池的中部,所述氧气空气进口管上均匀设有若干氧化空气喷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喷淋区和二级喷淋区分别设有四层喷淋层,每层喷淋层上设有均匀排列的浆液喷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级喷淋层顶部位于烟气出口下方设有除雾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收剂进料口设在一级浆液池和二级浆液池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浆液池和二级浆液池整体的浆液池塔体为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喷淋区塔体和二级喷淋区的喷淋区塔体横截面均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浆液池底部设有与泵体连接的副产品排出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益效果为:
本结构二级浆液池液位比一级浆液池液位高,可以显著降低二级喷淋层循环泵的扬程和功率,从而节约造价和运行成本;一级浆液池和二级浆液池都设有吸收剂进料管补充新鲜的吸收剂,当二级浆液池液位到达溢流口高度时,浆液可在无外力的条件下自动流入一级浆液池,通过调节吸收剂进料流量和补水量,可以调节整个脱硫装置的水平衡和各浆液池的pH值,从而保证了吸收装置的脱硫效率和稳定连续运行,一级浆液池和二级浆液都通入氧化空气,将吸收了SO2的吸收剂氧化生成脱硫副产品,脱硫副产品通过一级浆液池的副产品排出泵排出脱硫装置,进入副产品处理工段进行处理;烟气通过一级脱硫循环系统粗脱后再由二级脱硫循环系统精脱,使得净烟气在离开脱硫装置时实现SO2浓度不超过35mg/Nm3,达到超低脱硫排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玺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玺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43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方便的建筑桩
- 下一篇:一种桩体的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