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装式卡车链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3454.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1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鲁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集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7/06 | 分类号: | B60C27/06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装式 卡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胎防滑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装式卡车链。
背景技术
目前卡车链防滑链多为将汽车轮胎开到链子上以后进行安装,再用其他附件拉紧,费时费力,非常不方便。
授权公告号CN 2448596,授权公告日2001年09月19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网形汽车轮胎防滑链。无需移动汽车轮胎即可完成安装。该技术方案采用橡皮拉紧器和锁紧链进行拉紧连接。为了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美国SAE标准和欧盟TUV/GS标准都对汽车防滑链的参数进行了规定,以使得安装了防滑链以后的汽车轮胎与汽车挡板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为了符合前述相关标准,橡皮拉紧器的体积不能做的过大,相应地,与橡皮拉紧器配合的锁紧链也不能太粗。用于卡车轮胎的防滑链,由于卡车轮胎负载重、压力大,要求防滑链的连接强度要足够高。较细的锁紧链,其连接强度较弱,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开。不仅大大减小了防滑链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是,容易造成车辆行驶事故。因此,该防滑链仅适用于小汽车轮胎的防滑,并不适用于卡车的防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其连接强度适用于卡车防滑的快装式卡车链,并且能够在不移动轮胎的情况下,完成防滑链的快速安装。
一种快装式卡车链,包括沿横向设置的两条侧链,以及在纵向连接两条侧链的多组过渡链,所述侧链的端部设有连结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条侧链包括内侧端部设有锁扣的第一子侧链和内侧端部设有连接组件的第二子侧链;所述锁扣包括沿所述侧链的长度方向设置的供所述第二子侧链穿过的管状锁体,在所述管状锁体朝向所述第一子侧链的外侧端部的开口处,沿所述管状锁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卡槽,所述管状锁体的内径略大于所述第二子侧链的径向尺寸,所述卡槽的宽度略大于形成所述第二子侧链的环材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弹簧收紧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子侧链内侧端部的链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二子侧链的链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链为H形过渡链。
作为优选,所述锁扣包括设于所述管状锁体的外侧壁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第一子侧链端部的环活动连接;所述过渡链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过渡链和第二过渡链;所述第一过渡链通过第一过渡链安装件与所述安装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过渡链通过第二过渡链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子侧链上靠近所述连接组件的某一环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另一条侧链上的某一环通过第三过渡链安装件与所述第一过渡链和所述第二过渡链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侧链包括用于安装于轮胎外侧表面的外侧链、以及用于安装于轮胎内侧表面的内侧链;所述外侧链包括所述第一子侧链和所述第二子侧链。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链设有长度调节件。
作为优选,所述长度调节件设于所述第一子侧链 和/或 所述第二子侧链上。
作为优选,所述长度调节件包括设于所述外侧链相邻两环之间的凸轮板,所述凸轮板包括连接孔和弧形孔,所述连接孔和所述弧形孔分别与所述相邻两环中的一环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子侧链上,设有所述第二过渡链安装件的环的外侧的某一环上设有限位环。
本发明的快装式卡车链,其锁扣采用内径略大于侧链的环材直径的管状锁体,沿着侧链的长度方向设计,大大缩小了锁扣的体积。使得安装该卡车链的卡车轮胎与挡板之间的间隙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同时,直接将其中一条侧链的延长部分作为锁紧链与锁扣进行锁紧配合,提高了防滑链的连接强度;另外,具有结构工艺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安装快速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快装式卡车链结构示意图。
图2锁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为一种快装式卡车链,平面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卡车链包括沿横向大致平行设置的两条侧链1,以及设置两条侧链1之间并且连接两条侧链1的多组H形过渡链3。侧链1的一侧端部设有连结件11,通过连结件11可将侧链1的两端连结起来形成封闭的链圈。H形过渡链3靠近侧链1的两端部通过双钩6与侧链1上的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集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德清集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34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