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防伪酒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3004.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3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耀;姜涛;刘涛;史鸣雷;耿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卓尔钛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防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RFID和防伪酒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防伪酒的系统。
背景技术
高端品牌酒类市场上存在很多问题,当真品质的酒被生产出来以后,在保存、物流传输、和市场流通的环节中出现很多假货,造成消费者重大经济损失,甚至粗制滥造的酒类产品会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经销商无视经销协议进行窜货销售,严重损害制造商的长期利益,给酒类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监管、查询信息系统,有效遏制市场混乱现象。2006年国家出台《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商务部作为主管部门随即在全国着手建立酒类溯源流通管理体系,地方商务部门纷纷建立对酒类产品进行监管的流通管理网络平台。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对酒类产品在制造生产、库存运输和市场流通销售中进行全面监管。
物联网技术发展迅猛,主要分为三个层面,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在感知层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采集产品数据,并将采集到信息传输到网络层,网路层将来自感知层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在应用层对数据进行开发和利用。在感知层,尤其是无线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和二维码扫描识别技术,目前已被广泛使用在商品的标签信息存储和采集中。RFID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电磁波信号来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取数据传输到处理中心,由于电磁波可以在空气甚至真空中传播,因此利用RFID不需要进行机械或者光学接触就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实现对目标的识别和数据的采集。目前RFID已被广泛使用在各个行业,如RFID电子标签,通过将天线内置在芯片中,用于收发电磁波信号进行通信,利用特定的读写器把产品的信息如生产厂商、生产日期和地址等信息读取或者写入到电子标签中,利用内置的天线进行收发通信,并且将从电子标签中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计算机系统处理和存储。
在高端品牌酒类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从最初的电话防伪到后来的二维码防伪,消费者往往不主动去进行防伪查询,据有关单位统计的数据表明,只有不到5%的消费者会主动验证产品的真伪,目前RFID技术在包装行业还没有被广泛运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防伪酒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智能防伪酒的系统,它包括物流防伪酒子系统、用户终端防伪酒子系统和企业服务器,物流防伪酒子系统和用户终端防伪酒子系统利用通信网络分别与企业服务器相连,实现双向数据传输;
所述的物流防伪酒子系统包括库存控制中心、第一读写器和箱标RFID,箱标RFID输入输出端与第一读写器相连输入输出端,第一读写器输入输出端与库存控制中心输入输出端相连;所述的第一读写器能够读取所述的箱标RFID内存储的产品信息,并将箱标RFID存储的信息传输到库存控制中心;
所述的用户终端防伪酒子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瓶标RFID、第二读写器、验证模块和开关装置,微处理器输入输出端与瓶标RFID输入输出端相连,瓶标RFID输入输出端与第二读写器输入输出端相连,第二读写器输入输出端与验证模块输入输出端相连,验证模块输入输出端与开关装置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第二读写器能够读取瓶标RFID存储的产品信息并传输到验证模块验证, 微处理器根据验证模块判断结果控制开关装置开启或关闭。
所述的箱标RFID采用超高频ISO18000-6C射频技术,识别距离15米,能够实现远距离、快速检测。
所述的瓶标RFID采用高频ISO14443射频技术,识别距离10厘米,能够短距离检测。
所述的用户终端防伪酒子系统是智能包装盒,所述的微处理器、瓶标RFID、读写器2、验证模块和开关装置分别内嵌在智能包装盒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把RFID射频芯片、物联网通信芯片集成应用到物联网终端里,能够记录更多的信息,包括品名、规格、生产批次、生产日期、销售渠道等、物流信息等,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或者专用射频读写器扫描验证辨别白酒的真伪。企业通过这一验证平台能够与消费者互动,生产厂家通过RFID记录的信息监控产品从生产到终端的每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快速的作出反应。而普通包装不能印刷上产品的所有信息,不能溯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数据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卓尔钛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卓尔钛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3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