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1873.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3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富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406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底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车底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叉车底板均采用前后底板装配的方式,安装在车身上,但是在维修过程中,却需要前后底板同时拆卸,同时采用装配方式连接的底板承重能力有限,无法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底板采用与叉车底盘平行的结构,减小了叉车内部的空间,影响整个叉车内部零件的分布,不能取得最优化的车体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叉车底板,使得叉车底板呈一块整体,不再区分前后板,直接安装在车身上,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又可以方便维修,同时采用与叉车底板呈角度的安装方式,大大增加了叉车内部空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底板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叉车底板,包括主板、左侧板、右侧板、斜板、第一搭接板和第二搭接板;所述的主板位于所述的叉车底板正中间,连接所述的侧板和斜板;所述的左侧板位于所述的主板左侧,与所述的斜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右侧板位于所述的主板右侧,与所述的斜板固定连接;所述的斜板位于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与所述的主板之间的位置,与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和主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搭接板位于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下方,与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搭接板位于所述的主板下方,与所述的主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板与水平方向呈一夹角,夹角在50°~65°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与水平方向呈一夹角,夹角在70°~85°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板上设有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斜板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的主板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搭接板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的主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底板用于叉车车身结构,采用整体式装配,既节约了装配工时又方便了后期维修,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底板与水平 方向成夹角的设计可以使叉车内部空间得到放大,大大降低了车身结构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A向旋转图。
其中:1.主板、2.左侧板、3.右侧板、4.斜板、5.第一搭接板、6.第二搭接板、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叉车底板,包括主板1、左侧板2、右侧板3、斜板4、第一搭接板5和第二搭接板6;所述的主板1位于所述的叉车底板正中间,连接所述的左侧板2、右侧板3和斜板4,用于承载整个所述的叉车底板,覆盖车身;所述的左侧板2位于所述的主板1左侧,与所述的斜板4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的叉车底板左侧;所述的右侧板3位于所述的主板1右侧,与所述的斜板4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的叉车底板右侧;所述的斜板4位于所述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与所述的主板1之间的位置,与所述的左侧板2、右侧板3和主板1固定连接,用于连接支撑所述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所述的第一搭接板5位于所述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下方,与所述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固定连接,用于使得所述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与叉车车身连接;所述的第二搭接板6位于所述的主板1下方,与所述的主板1固定连接,用于使得所述的主板1与叉车车身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板1与水平方向呈一夹角,夹角在50°~65°之间,保证安装时所述的主板倾斜向上,增大叉车内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与水平方向呈一夹角,夹角在70°~85°之间,保证安装时所述的主板倾斜向上,增大叉车内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与水平方向夹角一致,保证左右对称,叉车车身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板1上设有凹槽7,用于安装叉车的油门等踏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斜板4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的主板1两侧,保证所述的叉车 底板左右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搭接板5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在所述的主板1两侧,保证安装时,所述的左侧板2和右侧板3位置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富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富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1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C段IP的快速寻址调度方法
- 下一篇:钝角吊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