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双炉体冶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1598.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3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昌剑 |
主分类号: | C21C5/42 | 分类号: | C21C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氧气 转炉 双炉体 冶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双炉体冶炼装置。
背景技术
炼钢炉的主要形式有氧气顶吹转炉和电弧炉两种,二者各有优缺点。即,高炉铁水通过氧气顶吹转炉进行脱硅、脱碳、脱磷等冶金功能的操作,或再经过适当的炉外精炼成为合格的钢水。在纯铁水冶炼过程中,碳氧反应所产生的化学热较炼钢过程所需要的热量有过剩,所以可加入废钢做为冷却剂,用以降低能耗,也可以降低炼钢成本。由于氧气顶吹转炉炉型所限,加入的废钢一般为冷料,并装在料斗加入,加入量只能占金属料的15%左右。若再增加废钢加入量,铁水中碳和氧气反应产生的化学热将不足于维持冶炼所需要的热能。电弧炉炼钢是以电为能源,可以对全废钢进行熔化冶炼。为了降低电耗,亦会向电弧炉中兑入铁水,加强吹氧助熔,降低冶炼电耗。但总体来说,由于电弧炉自身的特点,其成本竞争力不如氧气顶吹转炉炼钢。
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每年世界上的废钢量不断增加。在工业发达的国家,每年废钢产生量占年钢产量的50%以上,目前在中国也已经接近这个比例。按照目前的主流炼钢方式,15%的废钢会被氧气顶吹转炉所消化,35%的废钢会被电弧炉所消耗。由于电弧炉炼钢的冶炼成本高,在普通炼钢上没有竞争优势,这就催生了中频炉熔化废钢从而产生钢材的现象。由于中频炉只有熔化废钢的功能,不具备炼钢所要求的脱碳、脱磷、脱硫、去气、去夹杂等冶金功能,所以生产的钢材质量低劣。但中频炉冶炼的生产成本比电弧炉低,所以目前还是大量存在,禁而不止。
故而,在某种程度上讲,努力提高废钢的预热效果,且使炼钢装置能够结构紧凑节省空间、更为环保是业界始终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双炉体冶炼装置,它具有预热效果好、结构紧凑节省空间,且更为环保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双炉体冶炼装置,
所述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双炉体冶炼装置包括并排设置的2个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双炉体冶炼装置还包括移动式烟道以及可旋转烟罩;
所述2个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均包括:
底座;
筒体,筒体为内部具有耐火层的圆筒形,其一端高一端低从而其轴心线和水平面具有2~30°的夹角,筒体左端封闭、右端设有炉门口,炉门口设有炉门,筒体可旋转的位于底座上;
出钢口;
加料口;
氧枪,氧枪为至少1根;
底吹供气元件;
出烟口;
当筒体位于冶炼工位时,出钢口位于筒体的后部侧壁上,加料口位于筒体的上方侧壁上,且加料口位于筒体较高的一个端部的侧壁上,氧枪位于筒体的前部侧壁上,底吹供气元件位于筒体的下部侧壁上;
所述移动式烟道的两端分别相配于2个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的出烟口;
所述可旋转烟罩相配于2个炉门口。
所述2个加料口均配有加料筒。
所述出烟口的一端连通在相应筒体的左端面上、另一端延伸至相应筒体的上方。
所述筒体可旋转的方式为:底座上设有托轮、电机、齿轮,筒体上设有托圈、齿圈,齿轮动力连接电机,托轮相配于托圈,齿轮啮合齿圈。
所述氧枪为超音速氧枪。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废钢预热温度高。废钢在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里装满,热煤气配入空气在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内燃烧,通过对流、幅射等方式,对废钢进行预热,在冶炼炉中预热要比其它的带水冷侧板废钢预热炉预热温度高。
2、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一般连续加料式的废钢预热炉长度为30到60米,而双炉体可将其长度缩减一半以上。
3、更加环保。连续加料预热温度不高,废钢在800℃以下预热容易产生二恶因,而废钢在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内预热,热煤气在炉内燃烧的温度超过800℃,所以不容易产生二恶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双炉体冶炼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的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3和图4分别是图2的A—A和B—B向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的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的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昌剑,未经张昌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1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高炉出铁用撇渣器
- 下一篇:回转式氧气侧吹转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