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刷头的耙形炒茶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00547.2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3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 地址: | 5582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刷头 耙形炒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茶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带刷头的耙形炒茶机构。
背景技术
茶叶的规模化生产过程中常用到炒茶机械,现阶段茶叶机械大多为挡板式的炒茶机构,这样的炒茶机构不能使茶叶在炒茶容器中均匀翻炒,茶叶受热不均匀,而常用的耙形炒茶机构因为耙齿和炒茶容器的刚性连接而对茶叶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刷头的耙形炒茶机构,通过在耙齿上安装刷头,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促进茶叶的均匀受热,提高茶叶的品相,同时也可避免传统的耙形炒茶机构和炒茶容器之间刚性连接而造成茶叶损伤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刷头的耙形炒茶机构,包括耙身,耙身上端面设有耙齿,耙齿为凸台结构,刷头和耙齿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刷头上端面均匀设置刷条,下端与耙齿通过螺丝楔形连接。
前述的带刷头的耙形炒茶机构,所述刷条由耐高温的树脂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挡板式的炒茶机构末端开设耙齿,可在实际使用中促进茶叶在炒茶容器中的均匀受热,并且在耙齿末端连接有刷头,可进一步保证茶叶的均匀受热,同时也避免了传统耙齿和炒茶容器刚性连接而对茶叶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为立体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耙身,2-耙齿,3-刷头主体,4-螺纹孔,5-刷条,6-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带刷头的耙形炒茶机构,其结构如图1 所示,包括耙身1 ,耙身1上端面设有耙齿2,耙齿2为锥形结构,刷头主体3和耙齿上均设有螺纹孔4。
所述耙齿2相间分布在主体结构的上端面。
所述刷头主体3上端面均匀设置刷条5,下端与耙齿2通过螺丝楔形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的挡板式炒茶机构主体1上相错设置耙齿2,在实际应用中实现茶叶在炒茶容器中的均匀受热,以提高茶叶的品相,分别在耙身1和刷头主体3上开设螺纹孔4,通过螺丝可将刷头主体3和耙齿2固定在一起,在使用中刷条5可接触到炒茶容器的内壁,减少了耙齿2和容器内壁刚性连接对茶叶造成损伤。刷条6由耐高温的树脂材料制成,以适应刷头的长时间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0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改变倾斜角度的炒茶设备
- 下一篇:一种烘焙茶叶快速散热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