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备辅助翻身及自动平移功能的手术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6471.7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5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军;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克军;张勇 |
主分类号: | A61G13/02 | 分类号: | A61G13/02;A61G13/08;A61G1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70 | 代理人: | 张信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辅助 翻身 自动 平移 功能 手术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相关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面对的肥胖问题日益严峻,由于肥胖伴发疾病的手术治疗也与日俱增,目前,在许多医院中危重以及肥胖、烧伤患者的手术和麻醉前后的接送转运仍延用传统方式,依靠医护人员或家属将患者抬、扶、抱、轮椅车或平推车推到检查治疗科室,因抬、抱搬动不当可能造成麻醉平面的不必要上升,可能会撕裂刀口缝合的表皮和肌肉及颈椎滑脱,也可能造成各种导管脱出,如胸腔引流管、胃肠道减压管及动静脉穿刺导管等;骨科患者又可能因为搬动不当引起损伤;搬动过程的体位变化会造成患者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继发性出血,严重时会使者昏迷,甚至猝死,显然术中的这种翻身及术后平移方式已不能够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需求与发展解决手术后的安全转运及术中体位变动仍是医学界的难题之一。临床上使用的手术床有多种形式,但能同时满足自动平移与自动翻身功能的手术床并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辅助病人翻身的手术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备辅助翻身及自动平移功能的手术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架以及设置在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上铺设有床垫,所述床垫包括头部垫、左侧身垫以及右侧身垫,所述左侧身垫、右侧身垫设置于所述头部垫的底侧,且左侧身垫、右侧身垫之间设有使两者分离的间隙;同时所述左侧身垫、右侧身垫下均分别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上安装有驱动装置;且所述床垫下设有纵向铺设的传动滚轴,所述传动滚轴设有驱动电机。
如前所述的具备辅助翻身及自动平移功能的手术床,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气压驱动结构。
如前所述的具备辅助翻身及自动平移功能的手术床,所述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电机的控制面板安装于所述床架上。
如前所述的具备辅助翻身及自动平移功能的手术床,单条所述传动滚轴的外径大于所述间隙的宽度。
如前所述的具备辅助翻身及自动平移功能的手术床,所述床架的侧边安装有可拆卸的手术器械托盘,所述托盘由一支撑架安装于所述床架上。
如前所述的具备辅助翻身及自动平移功能的手术床,所述头部垫以及床板上设有位置对应的供病人透气的通孔,同时该通孔兼有平卧位时固定头部的作用。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床垫整体采用具有良好伸展性及防水性材质制成,因为左、右侧身垫之间有间隙,所以其中一块被顶起时,另一块不受影响,更好的达到辅助翻身的效果,优选采用充气的形式驱动各个侧身垫(气囊板块)独立实现左侧、右侧侧翻身的目的。手术结束后病人需要平移至转运车上时,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手术床内部滚轴结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将病人平移到转运车上,从而达到自动平移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控制面板侧视角);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托盘侧视角);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床体;2、床架;3、床板;4、床垫;41、左侧身垫;42、右侧身垫;43、间隙;5、控制面板;6、托盘;7、传动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具备辅助翻身及自动平移功能的手术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包括床架2以及设置在床架2上的床板3,所述床板3上铺设有床垫4,所述床垫4包括头部垫、左侧身垫41以及右侧身垫42,所述左侧身垫41、右侧身垫42设置于所述头部垫的底侧,且左侧身垫41、右侧身垫42之间设有使两者分离的间隙43;同时所述左侧身垫41、右侧身垫42下均分别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上安装有驱动装置。
病人需要往翻身时,通过驱动装置启动相应的升降结构,使左侧身垫41或者右侧身垫42往上抬升将病人一侧身体往上顶,从而达到辅助病人翻身的目的,然后升降结构下落,相应的床垫4回复平坦状态,病人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翻身到位;左、右侧身垫之间形成间隙43的作用在于,相应的升降机构运作时,另一侧身垫不会受起影响发生联动,避免对病人的翻身产生阻力。升降结构以及相应的驱动装置采用气压结构来实现,利用气压实现升降驱动是常见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克军;张勇,未经李克军;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6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