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2984.0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8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华;侯群;徐林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营养化 水体 生态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 ion)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其实质是由于营养盐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性,从而导致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失衡,单一物种疯长,破坏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使整个水生态系统逐渐走向灭亡。
但是目前用植物处理富营养化水体存在下述缺点:(1)水体流动速度慢,无法实现对大量水体的处理。(2)处理效果差。(3)占用空间大,(4)位置固定,治理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使用灵活,占用空间小的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净化箱、位于净化箱内用于栽种植物的植物净化区,净化箱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植物净化区位于净化箱上部,所述净化箱下部为增氧区,净化箱位于植物净化区和增氧区之间设有过滤层;增氧区内设有曝气结构;增氧区通过搅拌桶竖直穿出植物净化区的顶部,搅拌桶侧壁设有连通所述植物净化区的渗水孔,所述搅拌桶内设有搅拌结构;所述进水口设于净化箱上连通增氧区,所述出水口设于净化箱上连通植物净化区。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所述植物净化区通过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处理;所述增氧区可增加水中的氧气,既促进植物的生长,也有利于微生物对水的处理;所述搅拌结构在搅拌桶内搅拌,进而加快水体从渗水孔进入植物净化区内净化,加快水体的净化;所述出水口设于净化箱上连通植物净化区,进而保证排出的水体都经过植物净化区的净化;而且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占用空间少,可根据需要改变安置的位置,使用更加灵活方便;过滤层可起到隔离作用,同时保证水体的正常通行,即防止杂质进入植物净化区,又可防止水体中的悬浮物进入植物净化区,保证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内位于出水口处设有过滤区,过滤区内设有填料。该过滤区和填料可防止植物净化区内的土壤随水流出植物净化箱,且对水体进一步进行净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结构包括螺旋搅拌棒、连接于螺旋搅拌棒顶端的驱动机构,所述净化箱内底部设有连接所述螺旋搅拌棒底端的支撑件。所述搅拌结构的搅拌效果好,且简单,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箱位于植物净化区上方设有一安置驱动机构的支架。所述支架可方便驱动机构的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搅拌棒包括棒体和若干设于棒体外的叶片,所述叶片从底部向上由密到疏。该设置可从下到上由强到弱带动水体旋转进入植物净化区,进而保证水体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增氧机构包括沿增氧区底部延伸设置的曝气管和连接曝气管的曝气泵。所述增氧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且使用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水的处理效果大大提高,且体积小,占用空间少,可根据需要移动位置,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净化箱1、植物净化区2及增氧区3。所述植物净化区2位于净化箱1内,且植物净化区2用于栽种植物,净化箱1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于净化箱1上连通增氧区3,所述出水口设于净化箱1上连通植物净化区2。从进水口进入的富营养化水体先经过增氧区3的增氧,然后再进入植物净化区2内,经过植物的净化处理,最后再从出水口排出。
具体的,所述植物净化区2位于净化箱1上部,所述增氧区3位于净化箱1的下部。所述净化箱1位于植物净化区2和增氧区3之间设有过滤层4,该过滤层为至少两层网布层,网布层之间设有不锈钢网层,进而保证结构的牢固性。所述增氧区3内设有曝气结构;所述增氧机构包括曝气管8和曝气泵81。曝气管8沿增氧区3底部延伸设置,曝气泵81连接曝气管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艺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2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