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992453.1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5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65/40 | 分类号: | B65D65/40;B32B27/32;B32B27/06;B32B27/08;B32B27/34;B32B27/30;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7 | 代理人: | 杜兴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纯净水 包装 共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饮用水的包装形式以桶装水和瓶装水为主,按材质分包括玻璃、PET瓶、HDPE瓶等,上述包装方式成本高,而且均为硬包装,运输空间利用高。改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柔性的包装袋替换上述硬质瓶装。
水包装的袋体薄膜的技术要求包括:柔软性;高阻隔性,隔绝氧气,防止细菌滋生;内层材料低气温、无析出物;优良的抗跌落性能;适用于快速包装设备。
CN 103481620 B公开了一种PE液体包装膜,由内层、中层、外层三层共挤而成,所述内层、中层、外层的厚度比为4:3:3,该薄膜厚度较薄时还能具有较强的拉伸强度。该液体包装膜的拉伸强度优良,但是其阻隔性能不理想。改进的技术方案如CN 202053628 U涉及的多层共挤水袋膜,水袋膜为七层共挤薄膜,其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茂金属聚乙烯层、第一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第一粘合层、尼龙层、第二粘合层、第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和第二茂金属聚乙烯层。其中的尼龙层具有优良的阻氧性、透明性和耐穿刺性,但是,但对水蒸气的阻隔性和抗蠕变性差,吸潮、透湿性较大,更适于包装硬性物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纯净水包装袋薄膜进行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蠕变性能优良的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其特征在于,由外至内包括外膜层、共挤阻隔膜层和内膜层,外膜层和/或内膜层由表膜层和至少一层次表膜层层叠而成,至少一层次表膜层中包含爽滑热封层。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的外膜层中包含一层爽滑热封层,或者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的外膜层和内膜层中分别包含一层爽滑热封层。
为了保证热封层的热封强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表膜层和次表膜层为选自聚乙烯层和聚丙烯层中的一种。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的厚度为40~200μm。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共挤阻隔膜层包含一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氧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氧层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聚酰胺增强层,共挤阻隔膜层与外膜层和外膜层之间分别通过粘接层连接。为了达到进一步增强薄膜的效果,进一步的,聚酰胺增强层设置在阻氧层的两侧。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共挤阻隔膜层包含两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氧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氧层之间设置有聚酰胺增强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在次表层设置爽滑热封层,有助于改善薄膜的抗蠕变性能,上述薄膜材质柔软,用于纯净水包装中具有良好的抗跌落性,耐冻、耐折和阻氧性能优良,内膜层气味低,易封合。
附图说明
图1是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遮光油墨层;2、外袋表层;3、外袋粘合层;4、外袋热封层;5、内袋第一热封层;6、内袋粘合层;7、阻隔层;8、内袋第二热封层;9、抗跌落层;10、图案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由外至内包括外膜层1、共挤阻隔膜层2和内膜层3,其中,外膜层由表膜层a和一层次表膜层层叠而成,外膜层1中的次表膜层为爽滑热封层b1。
实施例1中,共挤阻隔膜层2包含一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氧层21,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氧层的一侧设置有聚酰胺增强层22。外膜层和内膜层均为聚乙烯层。聚酰胺增强层22与外膜层1之间通过粘接层4连接。
高阻隔纯净水包装共挤膜的厚度为40μm。
具体的,实施例1的共挤膜结构由外至内为PE/PE/Tie/PA/EVOH/PE。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共挤阻隔膜层包含两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氧层21,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阻氧层21之间设置有聚酰胺增强层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2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锁可退式尼龙扎带
- 下一篇:一种小直径条索类异型型面产品的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