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文胸接边缝密度自动变化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8450.0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7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贵夫人制衣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9/00 | 分类号: | D05B6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张泽思,周增元 |
地址: | 515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胸 接边缝 密度 自动 变化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胸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文胸接边缝密度自动变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交活动的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注重社交形象,对于女性朋友而言,形体曲线是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完美的体形曲线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她们每天所穿戴的文胸来完成的。文胸对现代女性而言已不仅仅是一种原始意义上的遮蔽物,而是一种修饰美化兼调整物,更起到一种保护的作用。目前市面上所出售的文胸款式多样,但其主要构成离不开罩杯、扣接件、肩带和背带构成,在文胸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排扣与文胸的后拉片进行缝接,而该缝接工序是对两者的衔接的口部进行缝合,再将整体90度转向后进行侧边的锁密工序,而从缝合到锁密需要人工对缝纫机进行密度切换,传统的人工切换密缝操作耗费不少时间,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文胸接边缝密度自动变化控制装置。可代替人工进行自动锁密切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胸接边缝密度自动变化控制装置,包括一反射镜面、光感应探头、控制器、切换机构,所述反射镜面设置于缝纫机的小针板上,并位于压脚的左侧,所述光感应探头设置于所述缝纫机上,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光感应探头与所述反射镜面的反射状态,使所述切换机构控制所述缝纫机进行密锁切换。
其中,所述光感应探头为红外探头。
其中,所述缝纫机上对应所述反射镜面设置有红外发光装置。
其中,所述切换机构为电磁铁。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光感应探头与反射镜面配合,利用文胸的排扣与后拉片的缝合特征自动切换锁密状态,可完美代替人工脚踏切换的方式,减小了劳动强度,并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拉片与排扣进行非锁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拉片与排扣进行锁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文胸接边缝密度自动变化控制装置,包括一反射镜面1、光感应探头2、控制器3、切换机构4。
反射镜面1设置于缝纫机的小针板上,并位于压脚的左侧。
光感应探头2设置于反射镜面1上方,并固定设置于缝纫机上。
控制器3与光感应探头2、切换机构4电连接。
切换机构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电磁铁,设置于缝纫机内部,用拉动缝纫机的锁密连杆,从而达到锁密切换,而锁密切换是现有缝纫机所具有的,现有的锁密切换是通过人工脚踏板进行锁密切换。
光感应探头2为红外探头,为了增强光感应探头2的感应灵敏度,缝纫机上对应反射镜面1设置有红外发光装置5。
如图2,本实用新型在对文胸的拉片6与排扣7进行缝接时,位于压脚左侧的反射镜面1被上层的拉片6所遮盖,光感应探头2无感应触发,控制器3使切换机构4保持失电状态,缝纫机进行常规的缝合操作。
如图3所示,而在对缝合后的拉片6与排扣7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进行锁密操作时,反射镜面1裸露出,使光感应探头2感应触发,控制器3使切换机构4得电,使锁密连杆得到拉动,缝纫机进入锁密状态,从而对拉片6与排扣7的衔接侧面进行锁密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锁密切换是自动切换,无需人工介入,有利于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并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贵夫人制衣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贵夫人制衣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8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