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毂气门孔自动取塞及打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8363.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0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宇;卢化鹏;于先锋;纵兆炜;尹洪武;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3/36 | 分类号: | B41K3/3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566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轮毂 气门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轮毂气门孔自动取塞及打号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在做VDH气密工序时,需要提前将塞子插在轮毂上,气密完成之后,要将塞子拔出,然后在轮辋气嘴位置打刻气密合格的标志,工序动作简单,但流程繁琐,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考虑增加自动化装备,减少一名员工,经过综合分析,可以利用装备完成拔塞和打号的工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气门孔自动取塞及打号装置,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汽车轮毂气门孔自动取塞及打号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轮毂气门孔自动取塞及打号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铺设有轮毂传送带,所述轮毂传送带上设置有可轴向转动的轮毂夹紧轮,轮毂夹紧轮连接有旋转电机,轮毂传送带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上滑动连接有拔塞板和气动打号器,所述拔塞板上设置有驱动气缸和与驱动气缸连接的塞子抓取机构。
上述塞子抓取机构包括横向固定在拔塞板上的固定抓手片,所述固定抓手片端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抓手片,固定抓手片的悬空端与活动抓手片的悬空端之间形成剪刀口,活动抓手片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片。
上述横梁上设置有驱动竖杆平移的平移电机,所述竖杆上设置有驱动拔塞板升降的升降电机,所述固定抓手片上设置有塞子到位检测开关,所述塞子到位检测开关信号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平移电机、升降电机和旋转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自动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塞子抓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脚,2机架,3轮毂传送带,4轮毂夹紧轮,5轮毂工件,6塞子,7横梁,8竖杆,9气动打号器,10固定抓手片,11塞子到位检测开关,12活动抓手片,13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轮毂气门孔自动取塞及打号装置,包括机架2,机架2底部设置地脚1,可以调整高度。机架2上铺设有轮毂传送带3,轮毂传送带3上设置有可轴向转动的轮毂夹紧轮4,轮毂夹紧轮4连接有旋转电机,轮毂传送带3上方的机架2上设置有横梁7,横梁7上滑动连接有竖杆8,竖杆8上滑动连接有拔塞板和气动打号器9,拔塞板上设置有驱动气缸和与驱动气缸连接的塞子6抓取机构。
塞子6抓取机构包括横向固定在拔塞板上的固定抓手片10,固定抓手片10端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抓手片12,固定抓手片10的悬空端与活动抓手片12的悬空端之间形成剪刀口,活动抓手片12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片13。横梁7上设置有驱动竖杆8平移的平移电机,竖杆8上设置有驱动拔塞板升降的升降电机,固定抓手片10上设置有塞子到位检测开关11,塞子到位检测开关11信号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信号连接平移电机、升降电机和旋转电机。
轮毂工件5在经过气密检测后流转到该工序,首先完成拔塞工序,在轮毂夹紧轮4的作用下,轮毂被夹到右侧,靠近塞子6抓取机构,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轮毂夹紧轮4带动轮毂开始转动,转动过程中,塞子到位检测开关11检测到塞子6的位置,到位时转动停止,拔塞板上前,驱动气缸驱动活动抓手片12和固定抓手片10夹住塞子6,然后拔塞板向下移动,从而将塞子6拔下,完成拔塞动作。之后轮毂在驱动轮的作用下继续转过一定角度之后,气动打号器9上前,完成打号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未经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8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