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拌机除尘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6918.2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3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李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三和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9/02 | 分类号: | B28C9/0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0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机 除尘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除尘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搅拌机是用来把砂、石、粉煤灰或水泥等,按照一定的配比搅拌均匀。搅拌机工作现场因为各种粉尘飞扬,空气污染比较严重,还危及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生产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将飞扬的粉尘进行收集,一项申请日为2015.09.09,申请号为20152069697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混凝土搅拌机,该搅拌机包括搅拌箱、进料口和进料管,进料管伸入到进料口内部,进料口设于搅拌箱上部,进料口的上方连接有除尘装置即除尘器,除尘装置包括收集罐即灰斗,收集罐一侧设有吸入口即抽风口,吸入口伸入到进料口内部,收集罐底部设有下料口即出料口,下料口与进料管连通。该装置可以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回收利用,但是由于收集的粉尘直接通过下料口进入进料管中,随之进入搅拌箱,会破坏混凝土中各成分的配料比例,从而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机除尘回收系统,该装置可以解决在对粉尘回收利用后,不能清楚控制搅拌机中各种配合粉料的混合比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搅拌机除尘回收系统的技术方案是:搅拌机除尘回收系统包括搅拌箱以及抽风口与搅拌箱连通的除尘器,还包括用于向搅拌箱供料的称斗,除尘器的灰斗的出料口通过称斗与搅拌箱联通。
除尘器的灰斗的出料口处设有出料阀。
所述出料阀为气动蝶阀。
所述除尘器为主动脉冲除尘器。
所述称斗包括水泥称斗和粉煤灰称斗。
所述出料口与粉煤灰称斗联通。
所述出料口通过软管与称斗联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为除尘器的出料口通过称斗与搅拌箱联通,可以通过称斗对回收的粉尘进行称重,清除了该部分粉尘的重量之后,能够根据各种粉料之间的配比关系,对需要混合搅拌的其他粉料进行按重量调配,这样就达到除尘器灰斗内收集的灰尘通过粉煤灰称斗进行计量从而重新利用,起到节约原材料,废物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机除尘回收系统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机除尘回收系统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搅拌机除尘回收系统包括三个平台,分别为搅拌平台、配料层平台和除尘支撑平台。
搅拌机设于搅拌平台上,搅拌机包括搅拌箱1,通过将各种配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置于搅拌箱中,经过搅拌机上叶片的搅拌,掺合成为均匀的混合料。
搅拌机上部连通有向上延伸的吸尘管路2,吸尘管路2穿过配料层平台向上延伸至除尘支撑平台,除尘支撑平台上设有除尘器,在本实施例中,除尘器为主动脉冲除尘器,可以对搅拌箱1中产生的扬尘经由吸尘管路2进行吸取。
主动脉冲除尘器包括抽风口与出料口,主动脉冲除尘器的抽风口与吸尘管路2连通,出料口向下联通搅拌箱,并且形成循环回路,循环回路由设于出料口处的出料阀来实现导通或关闭,出料阀为气动蝶阀4,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料阀还可以是电磁阀等其他阀门。
主动脉冲除尘器还包括用于收集吸附粉尘的灰斗,出料口设于灰斗下部,吸取的粉尘存积在灰斗中,并可通过出料口处的气动蝶阀的控制粉尘排出或暂存于收集斗中。
在本实施例中,灰斗为锥斗3,在气动蝶阀4关闭的状态下,主动脉冲除尘器经吸尘管路2吸取上来的粉尘收集在锥斗3中,这样避免了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到处飞扬,有利于保护工作现场的工作环境,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也避免了灰斗中的粉尘被吸附飞扬,同时也避免了在不设置气动蝶阀的情况下,称斗中的粉尘也被吸附的问题。
锥斗3的出料口向下连通卸灰管路5,卸灰管路5下端连通软管6,软管6下方连接有称斗,称斗位于配料层平台上,在本实施例中,称斗为两个,分别是水泥称斗9和粉煤灰称斗10,软管6与粉煤灰称斗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三和水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三和水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6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