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桃高效破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983495.9 | 申请日: | 2016-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4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桢 |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82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高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核桃高效破壳装置。
背景技术
核桃,又称胡桃,为胡科植物。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0克至15克,脂肪较多,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对人体有益,可强健大脑。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坚果类食品之一。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
现有技术中的破壳装置存在破壳不彻底、效率低、操作复杂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破壳彻底、效率高、操作简单的核桃高效破壳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破壳装置存在破壳不彻底、效率低、操作复杂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破壳彻底、效率高、操作简单的核桃高效破壳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核桃高效破壳装置,包括有底板、左侧板、气缸Ⅰ、收集框、7型架、顶板、下料斗、固定板、滑轨、导向板、导杆、滚轮、压板、弹簧、滑块、楔形块、分离桶、分离轮、电机、皮带轮、平皮带、挡板、气缸Ⅱ和隔板,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左侧板、气缸Ⅰ、收集框和7型架,左侧板顶部连接有顶板,顶板右端设置有下料斗,左侧板右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左侧设有滑轨,固定板的底部右侧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上设有通孔Ⅰ,通孔Ⅰ内设有导杆,导杆的左端连接有滚轮,导杆的右端连接有压板,压板与导向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滑轨上设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的右侧斜面与滚轮接触,楔形块底部与气缸Ⅰ的伸缩杆连接,固定板的右侧上方设置有分离桶,分离桶顶部和底部都开有开口,开口正对于收集框,分离桶内转动式的设置有分离轮,分离轮上设有一个分离槽,固定板上设置有电机,电机和分离轮的前侧都设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平皮带,7型架顶部与分离桶之间连接有挡板,挡板下方设有通孔Ⅱ,7型架上水平安装有气缸Ⅱ,气缸Ⅱ左端的伸缩杆上连接有隔板,隔板穿过挡板上的通孔Ⅱ。
工作原理:当要使用本装置进行核桃破壳时,将要破壳的核桃放入下料斗内,启动电机转动,电机转动带动皮带轮和平皮带转动,从而带动分离轮转动,当分离轮上的分离槽对准下料斗的下料口时,因为分离槽只能容下一个核桃,所以下料斗每次将核桃落下的时候,只能将一个核桃落在分离槽内,当核桃落在分离槽内,分离轮将沿着分离桶内壁转动,当分离槽转动到对准开口时,分离槽内的核桃会落在隔板上,控制气缸Ⅰ向上伸长,推动楔形块向上运动,滑块在滑轨上滑动,因为楔形块与滚轮接触,所以楔形块向上运动使滚轮带动导杆向右移动,挤压压板将核桃压破,压破后控制气缸Ⅰ缩回,拉动楔形块向下运动,滑块在滑轨上向下滑动,弹簧反弹,带动压板向左运动,再控制气缸Ⅱ缩回,带动隔板向右运动,核桃将会掉落收集框内,然后可以继续控制电机转动,电机转动带动皮带轮和平皮带转动,带动分离轮转动,又能将分离轮上的分离槽对准下料斗的下料口,核桃掉落分离槽,分离轮又会沿着分离桶内壁转动,如此反复操作,能达到破壳彻底、效率高的效果。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破壳彻底、效率高、操作简单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左侧板,3-气缸Ⅰ,4-收集框,5-7型架,6-顶板,7-下料斗,8-固定板,9-滑轨,10-导向板,11-导杆,12-滚轮,13-压板,14-弹簧,15-滑块,16-楔形块,17-分离桶,18-分离轮,19-电机,20-皮带轮,21-平皮带,22-挡板,23-气缸Ⅱ,24-隔板,25-通孔Ⅰ,26-通孔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桢,未经张海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34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