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击雷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0433.2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涛;赵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雷讯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H01T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击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电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击雷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直击雷是带电云层与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直击雷的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乃至几百KA,其之所以破坏性很强,主要原因是雷云所蕴藏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就释放出来。
雷电会直接损害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数十乃至一、二百千安的雷电冲击电流,具有巨大的电磁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雷电冲击电流流过被击物体形成幅值很高的冲击电压波,使电气设备绝缘破坏,冲击电流的电动力作用,使被击物体炸裂,冲击电流使导线等导线等金属物体温度突然升高,以致熔断炸裂;冲击熔断破坏,其中以第一种情况的破坏性最大,也是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
直击雷防护装置,是直接安放在高楼的顶部,这样达到保护高楼的作用,然而传统的直击雷防护装置的占用空间过大,这样导致高楼其他的设备安放,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击雷防护装置,解决了直击雷防护装置的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直击雷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高精度电荷聚集极,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上方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远离支撑柱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座,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顶部依次贯穿电机箱、绝缘环和支撑柱并延伸至支撑柱的内部,所述旋转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安装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套筒,所述支撑柱的内壁表面固定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且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套筒外表面还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套筒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贯穿支撑柱并延伸至支撑柱的外部与支座活动连接,所述电机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绝缘垫,所述绝缘垫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块,所述保护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柱的两侧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引线。
优选的,所述导电杆的表面开设有接线槽,且接线槽内连接有导电线。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开设有供支杆活动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绝缘保护壳,所述固定座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座等距环绕设置在绝缘保护壳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击雷防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直击雷防护装置,通过对支杆、支撑杆和螺纹杆的设置,使导电杆能够伸出和收回,这样即方便了直击雷防护装置的使用能力,而且还提高了直击雷防护装置的避雷效果,使直击雷防护装置的避雷范围更加的广泛,使居民能够更加安全的使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该直击雷防护装置,通过对导电线和高精度电荷聚集极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直击雷防护装置的避雷效果和范围,提高了直击雷防护装置的工作稳定性,使人们能够更加放心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箱和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筒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支撑柱、2高精度电荷聚集极、3连接座、4导电杆、5支座、6绝缘环、7电机箱、8减震垫、9电机、10旋转杆、11螺纹杆、12套筒、13滑槽、14滑块、15固定座、16支杆、17绝缘垫、18支撑杆、19保护块、20基座、21连接导线、22接线座、23下引线、24接线槽、25导电线、26凹槽、27绝缘保护壳、2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雷讯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雷讯防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04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