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5783.X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8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川;刘晓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循环 三相 流化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在好氧和厌氧环境下分别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进而除去氨氮,而好氧和厌氧环境需要不同的反应器,从而导致污水处理需要多个较为繁杂的步骤及不同的反应器。其一方面导致能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污水处理效率的提高。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可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的反应器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需要多个反应器配合处理导致能源浪费、处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包括,
竖直设置的反应筒,所述反应筒内形成有反应腔体;
同轴内置于反应腔体的导流筒;
设于所述反应腔体底部的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位于所述导流筒正下方;及
同轴设于所述导流筒正上方的出水装置。
优选的,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外整流筒、内整流筒、载体分离器及出水管,所述内整流筒同轴内置于外整流筒并与外整流筒之间形成一整流腔,所述外整流筒与所述反应筒之间形成有一与所述整流腔的下端连通的出水腔,所述载体分离器的出水端与所述整流腔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腔的上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还包括一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的锥形罩,所述锥形罩的上端与所述内整流筒连接,所述导流筒上端延伸至所述锥形罩内。
优选的,所述载体分离器为多个且沿所述内整流筒内壁周向均匀布置,每个所述载体分离器均包括:
一分离筒,所述分离筒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分离孔;
内置于所述分离筒的出水筒,所述出水筒与所述分离筒之间形成有分离腔体,所述出水筒一端穿过所述分离筒并与所述整流腔连通、另一端沿所述分离筒轴向延伸并与所述分离筒端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分离腔体连通的间隙。
优选的,每个所述分离孔均为沿所述分离筒周向布置的弧形孔,多个所述分离孔沿所述分离筒轴向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还包括一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一反冲洗进气管、与所述反冲洗进气管连通的呈环状的反冲洗主管、及多个反冲洗分管,每个所述反冲洗分管均一端与所述反冲洗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分离腔体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水装置包括一与所述出水腔上端连通的溢流堰,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溢流堰连接。
优选的,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一曝气进气管及与所述曝气进气管连通的多个曝气盘,多个所述曝气盘呈环形阵列布置于所述导流筒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筒及配合设置于导流筒下方的曝气装置使导流筒内形成好氧区、导流筒外形成厌氧区和兼氧区,曝气装置产生气体驱动载体沿导流筒向上运动并在导流筒内外循环,进而循环进行硝化、反硝化交替反应,其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载体分离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垂直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包括,
竖直设置的反应筒1,所述反应筒1内形成有反应腔体;
同轴内置于反应腔体的导流筒2;
设于所述反应腔体底部的曝气装置3,所述曝气装置3位于所述导流筒2正下方;及
同轴设于所述导流筒2正上方的出水装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5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